张国栋简历
吉大一院康复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学习工作经历
年7月本科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
年7月就职于解放军医院
年硕士毕业于吉林大学
年4月就医院康复科
专业特长
擅长中医中药针灸推拿手法治疗周围动静脉疾病,淋巴水肿,脑血管疾病、脊髓损伤、运动功能障碍、颈肩腰腿痛疾病;术后肢体水肿的治疗。
面瘫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治疗不当,只会使患者面瘫情况更加的严重,延误康复,会给患者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一治理面瘫的最佳时间
面瘫最佳治疗时间中,使用针灸治疗效果较好,而且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有观点认为本病在初始的急性期内不宜针灸,这其实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一项大样本的以观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时效关系为目的的临床对照试验证实,在发病2周内开始针刺治疗者痊愈率为77.2%,在2~4周开始治疗者痊愈率为51.8%,病程在1个月以上才开始治疗者半年内的痊愈率仅为4.5%,3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
由上可知,早期恰当的治疗是周围性面神经炎快速完全恢复的关键,也是面瘫最佳治疗时机,而且早期针刺治疗还可以减少激素的使用。临床实践也支持该结论,但是本病的针刺治疗应该分期进行,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取穴和针刺方法应有所不同,以充分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
二
治疗面瘫最佳介入时机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介入时机愈早愈好,其宗旨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在面瘫发病初期,应该不失时机地立即进行针刺治疗,防止演变到发展期,但应注意局部取穴运用适当的补泻手法。手法得当不会导致“虚则更虚,邪盛更盛”,或西医认为的急性期面神经水肿阶段,若用针刺会使组织水肿加剧,出现面神经受到损害的情况。
对于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越早疗程越短、后遗症越少。面瘫初期(7~10天)患侧面部仅用一针,地仓透颊车,刺入即可,不做任何手法,耳后较痛者,加用风池。远端穴主要用合谷、太冲,可以用较强刺激,有针感传导更好。
三针灸治疗面瘫的主要方法
1、针灸治疗面瘫的处方选穴
①阳白、四白、地仓、頬车、翳风、合谷。
②备用穴:阳白、攒竹透鱼腰、地仓透頬车、太阳、颧髎、风池、足三里、内庭。随症配穴:不能皱眉加攒竹,鼻唇沟平坦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口禾髎;颏唇沟歪斜加承浆,味觉消失、舌麻加廉泉;而后痛加完骨;眼裂增大加丝竹空透瞳子髎;气滞血瘀,面瘫经久难愈加下关、听会;气血不足加足三里、三阴交。
2、针灸治疗面瘫的选穴说明
以局部腧穴、手阳明经血为主。阳白穴为足少阳、手足阳明、百维脉之会,可疏调额部经气;以翳风、合谷祛风散害,舒经通络。地仓、四白、頬车同用,以疏导面颊经气。备用方以攒竹、地仓透穴为主,增加舒经活络作用;以风池、太阳、颧髎疏调经气;远取足三里、内庭穴以调补阳明经气。
3、针灸治疗面瘫的操作方法
发病初期2周内取①组穴,头部腧穴针法宜较浅,合谷用泻法,同时可增加配穴。病程2周以上取②组穴,头面腧穴针刺用泻法,足三里、内庭针用补法。隔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
4、根据病情,配合治疗面瘫
灸法:辅助用于陈旧性面瘫。下关、取阳白、頬车、风池、四白。用隔姜灸法,每穴3壮,以有温热感为佳。每周2次,6次为1疗程。
电疗:取地仓与頬车、阳白与瞳子髎。适用于病程已有2周以上的治疗。通电10~15min,用断续波,通电量以患者舒适为度,面部肌肉微微跳动为宜。
刺血拔罐:适用于难治性“面瘫”和面部有“倒错现象”。用皮肤针轻轻叩刺地仓、口禾髎、阳白、太阳、夹承浆、頬车、下关、翳风。配用小口径火罐拔吸5~10min。隔日一次。
四个人治疗体会
我们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针灸治疗乏效者,除患者的自身因素外,治疗方法或治疗时机选择不当等是主要原因。一是早期局部取穴过多,刺激过强;二是电针波型选择不当;三是没有采用透刺、灸法治疗。如早期面瘫,常见风寒型为主,现代医学认为此期多为急性炎症期,治疗时应尽量减少局部刺激,故不宜较多地在面部上针刺,取穴宜少,手法宜轻,不宜用电针,而且须采用灸法来达到祛风散寒、温通血脉之效,即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消除炎症水肿。为消除水肿,还可适当地配合运用牵正散加减之类中药,以及消炎、扩张血管和营养神经肌肉的西药。只要及早控制面神经炎症渗出,使水肿尽快吸收,则能明显提高疗效。在恢复期选用电针刺激,波型用疏密波。因疏密波是疏波与密波自动交替出现的一种波型,它不易产生耐受性,治疗时兴奋效应占优势,能促进代谢,有益于气血运行,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所以我们不用其他波型。这时电针不但有治疗作用,而且可以根据应用电针后患者的皱眉肌、额肌、面肌等是否随着电针波型有规律地牵动,来判断治疗效果的好坏,病程的长短。如有牵动,则反映效果好、病程短;反之,则反映效果差、病程长。在后遗症期,考虑到“病久”,故运用拔火罐、七星针、放血等,使直接作用于病灶周围以活血逐瘀。采用这些方法往往可收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在整个治疗期间,患者应用当注意休息,调畅情志,忌用冷水漱口、洗脸,忌食生冷辛辣之物,避受风寒,常用热毛巾敷捂患处,并且常作些面部肌肉运动,如闭眼、收缩口角等,这些动作有助于更好更快地恢复面神经功能。
图文来源:张国栋
图文编辑:段好阳徐国兴
图文校审:李贞兰
版权归属:吉大一院康复科
张国栋赞赏
人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