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部神经性疾病主要包括面肌痉挛、面瘫等。有的患者由于不了解,会混淆这两种病。简单的概括,可以这样说:面肌痉挛是“胡乱动”,面瘫是“动不了”。
以下详细解释这两者的不同
定义不同
DingYi面肌痉挛定义
面肌痉挛(hemifacialspasm,HFS)表现为阵发性半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面部抽搐大多为单侧症状,极少数(不到1%)为双侧先后发作。
面瘫定义
面瘫(特发性面瘫,Bellpalsy,BP),又称Bell氏面瘫或Bell氏麻痹,是指不能确定病因的不伴有其他特征或症状的单纯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特发性面瘫多单侧发病,个别为双侧发生。
临床表现不同
BiaoXian面肌痉挛的临床表现1.发病时间:大多起病超过40岁,但仍有少量年轻患者。
2.抽搐特点:开始发病多起于上、下眼睑,逐渐缓慢向面颊扩展至一侧面部所有肌肉,重者可累及颈部肌肉。
3.抽搐时间:抽搐发作阵发性的,间歇期随症状加重而逐渐缩短。患者自己不能控制抽搐,经常在紧张、劳累、遇见陌生人、在公共场所露面时发作明显。入睡后抽搐多停止,但也有入睡后因抽搐而醒者。
面瘫的临床表现
1.发病时间:多见于青壮年患者。
2.面瘫特点:患侧全部面肌瘫痪,眼睑不能充分闭合。闭嘴时颊肌松弛,口角下垂。抬眉时额横纹消失,眉毛较健侧低,睑裂变大,内眼角不尖,眼泪外溢。笑时口角向健侧牵引。由于颊肌麻痹,咀嚼时食物贮留于颊部与牙龈间。
3.其他伴发症状:①贝尔氏征:闭眼时麻痹侧眼球上窜,角膜下方露出巩膜;②眼球征:患侧眼球上移;③颈阔肌征:病人用力前屈,检查者抵额,健侧颈阔肌收缩,患侧不动;④听觉过敏:由于镫骨肌麻痹,鼓膜张肌紧张,微小声音产生强震动,产生过听;⑤泪腺分泌障碍:患侧减少;⑥唾液分液障碍:患侧下颌腺分泌减少。
治疗不同
ZhiLiao面肌痉挛的治疗
1.药物治疗:①抗癫痫类药物: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及苯妥英钠等;②B族维生素:甲钴胺及谷维素。仅能缓解抽搐的症状,但不能完全控制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口服药物剂量不断增大,并出现眩晕、迷糊等并发症。
2.针灸或肉毒毒素:维持时间大约3个月,一般不超过半年。严重者可造成面瘫。
3.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通过显微技术将位于脑神经根部走行异常、并对其造成压迫的血管推移离开,解除血管的压迫,治疗疾病的术式。是唯一针对病因,可根治疾病的治疗方式。
面瘫的治疗
1.激素治疗:尽早足量使用激素治疗,可使用强的松,连用7天后逐天减量。
2.抗病毒治疗:根据患者评估情况,症状较重预后不良的新发病患者72小时内抗病毒联合激素一起使用。抗病毒常用药物有阿昔洛韦或伐昔洛韦,连用7天。
冯利时
主任医师
北京抗癫痫协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中枢痛专业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脊髓脊柱专业常委
北京天坛普华脑科联盟功能神经中心主任
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二病区主任
长期在国内“三甲”医院神经外科工作20多年,近十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团队专注于功能脑病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尤其擅长癫痫、帕金森、疼痛(卒中后疼痛、椎间盘突出、带状疱疹、截肢痛、糖尿病足疼痛、癌痛)及脑瘫的微创手术治疗。运用神经调控技术(rTMS)治疗抑郁、睡眠障碍、慢性疼痛、脑瘫、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经验丰富。
擅长:
1.难治性癫痫的术前评估及手术治疗
2.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的微创手术
3.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微创手术
4.痉挛性脑瘫的微创手术
5.癫痫、帕金森、慢性疼痛、抑郁、睡眠障碍、偏瘫、失语等神经调控(VNS/TMS)治疗
6.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的手术治疗
请问我怎么可以预约专家?
请您通过公众平台留言告知我们您的相关情况或拨打--预约专家
或者通过以下病友群加入,会有工作人员为您进一步解答!
北京普华脑科联盟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