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贝尔面瘫检查
贝尔面瘫症状
轻微贝尔面瘫
贝尔面瘫后遗症
贝尔面瘫头晕
贝尔面瘫用药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前高频考点速记

口腔医师高频考点速记

1

普鲁卡因属于脂类麻药,利多卡因属于酰胺类麻药。

2

局麻药作用时间从长到短依次为:布比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

3

牙挺原理包括楔原理、轮轴原理、杠杆原理。

4

舌系带最佳手术时间为1~2岁。

5

牙槽骨最佳修整时间是拔牙后~个月。

6

糖尿病患者拔牙血糖最好控制在8.88mmol/L以下。

7

高血压患者拔牙血压最好控制在/mmHg以下。

8

上颌第一磨牙与上颌窦关系密切。

9

拔牙后15~30分钟形成血凝块,24小时后开始机化。

10

牙种植体的愈合方式是骨愈合。

11

妊娠妇女最好在妊娠第4、5、6、月治疗牙病。

12

外科手术最常用的止血方法是钳夹结扎止血法。

13

单毛囊发生感染叫疖,多个发生感染叫痈。

14

干槽症拔牙后2~3天出现的持续性疼痛,拔牙窝内空虚、骨面暴露、牙槽壁触痛、对冷热敏感。有时拔牙窝内有腐败变性血块。

15

儿童颌下间隙感染最多来源于淋巴腺源性感染。

16

颌面部淋巴结炎感染主要来源于牙源性感染。

17

鼻等离体组织如伤后不超过6小时应设法缝回原处。

18

对于鳞癌的单药化疗中,平阳霉素是首选。

19

颌面部鳞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是肺转移。

20

甲状舌管囊肿常发生于颈中线位置。

21

神经鞘瘤穿刺可吸出血性液体。

22

舌癌是最常见的口腔癌之一,好发于舌中1/3侧缘。

23

腺淋巴瘤可有锝99同位素浓集现象。

24

颌面部癌和肉瘤最根本的区别是组织学来源不同。

25

口腔癌中首选的治疗方案是外科手术。

26

有下唇麻木症状的肿瘤有恶性成釉细胞瘤、颌骨中心性恶性肿瘤。

27

成釉细胞瘤最易引起牙根吸收。

28

下唇癌不易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

29

淋巴管瘤好发于唇、颊、舌、颈部,腭部少见。

30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致病菌主要是金葡菌。

31

玫瑰红染色又称为四碘四氯荧光素染色,此检查适用于舍各伦综合征。

32

黏液表皮样癌大腺体常见于腮腺,小腺体常见于腭腺。

33

关节盘从前到后分为四个带,即前带、中间带、后带、双板区。中间带最薄,后带最厚。

34

双板区分上、下层,充满神经血管,好发穿孔和破裂。

35

颞下颌关节手术于术后7~10天开始练习开口。

36

人体钙化程度最高的组织是釉质。

37

皮片越薄,移植成活力越强。

38

牙槽突裂植骨术多在9~11岁,尖牙未萌出前。

39

局麻药中可加入肾上腺素或新福林或渥克他加压素,以减少术中出血、延长时间、术野清楚、延缓吸收、降低毒性。

40

表面麻醉临床上常用2%~5%的利多卡因。

41

引流时24小时内引流液不超过20~30ml即可拔出引流条。

42

创口分为无菌污染和感染创口。

43

甲亢病人拔牙时基础代谢率控制在+20以下脉搏不超过次/分。

44

牙拔出30分钟后,仍有明显出血称为拔牙后出血。

45

种植体之间和自然牙之间不能小于2mm,末端距下颌神经管不小于2mm。

46

慢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死骨和周围组织分离时间是发病后3~4周。

47

颌面部放线菌病脓液中有硫磺样颗粒。

48

三凹征是指锁骨上窝、胸骨上窝、肋间隙凹陷。

49

颌骨骨折最常见的体征是咬合错乱。

50

口腔颌面部临界瘤有成釉细胞瘤多形性腺瘤等。

51

鳞癌最常见,约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80%以上。

52

第一腮裂囊肿位于下颌角以上及腮腺区。

53

第二腮裂囊肿常位于颈上部,大多在舌骨水平,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附近。

54

静脉畸形可注射3%鱼肝油酸钠硬化剂。

55

成釉细胞瘤好发于下颌体和下颌角。

56

涎石病85%左右发生于下颌下腺。

57

唾液流量测定白蜡5g,咀嚼3分钟,全唾液量低于3ml为分泌减少。

58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主要症状为下颌运动异常、疼痛、弹响和杂音。

59

颞下颌关节脱位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和限制下颌运动。

60

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是卡马西平。

61

周围神经麻痹最为多见的是贝尔麻痹。

62

治疗舌咽神经痛的原则是循序渐进,首先采用药物治疗。

63

口腔颌面部发育始于胚胎发育的第3周。

64

胚胎发育的第8周,胎儿的面部初步形成。

65

单侧唇裂整复术宜在出生后3~6个月内进行。

66

双侧唇裂整复术宜在出生后6~12个月内进行。

67

国内常用的造影剂是40%的碘化油和60%泛影葡胺。

68

显微外科术指2mm以下的血管外科手术。

69

显微外科术后室温最好在25℃左右。

70

表层皮片厚度为约0.2~0.25mm。

71

中层皮片厚度为约0.38~0.8mm。

72

随意皮瓣血供特别丰富的部位长宽比可达4:1。

73

Z字成形术侧切口和中切口所成角度为60°,可增加轴长度的75%。

74

我国创用的前臂皮瓣属于动脉干网状血管皮瓣。

75

带蒂皮瓣的断蒂时间是在术后14~21天。

76

术后72小时内是游离皮瓣最容易发生血管危象的时候。

77

下颌骨移植常取第7、8、9肋骨。

78

正常唾液每日分泌0~ml。

79

煮沸消毒法加入2%碳酸氢钠,沸点可达℃。

80

醇类中最常用的消毒剂是乙醇,浓度为70%~80%。

81

三角形皮瓣前尖角在90°以上时可以直接缝合。

82

不稳定的或最近才开始的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未控制的心律不齐、未控制的高血压。

83

下颌下腺炎的术式有下颌下腺导管取石术、下颌下腺切除术。

84

在牙拔除术中,病人的头部应稍后仰,使上颌牙的平面约与地面成45°角,并使患者张口时下颌牙平面与地平面平行,下颌与术者的肘关节在同一高度或下颌较低。

85

固定义齿所承受的牙合力,全部由基牙的牙周组织承担。

86

腺源性感染最常见于下颌下间隙。

87

牙龈切除术是切除肥大增生的牙龈组织或病理性牙周袋的手术方法。

88

牙龈切除术的适应证有牙龈肥大或增生,牙冠矮短,有假性牙周袋存在者;或跟边缘肥厚,龈乳头圆钝,跟边缘不整齐,经基础治疗后,未能恢复正常形态者。

89

导致胎儿发生唇腭裂畸形的药物有抗肿瘤药物、抗惊厥药物、抗组胺药物、治疗妊娠性呕吐的敏克静和某些镇静催眠药物。

90

上颌骨水平骨折采用颌间固定法。

91

上颌骨锥行骨折与上颌骨横行骨折采用颅颌固定法。

92

下颌骨骨折采用颌间牵引复位法。

93

牙槽突骨折用金属丝牙弓夹板将骨折片上的牙结化固定。

94

负压引流主要用于颌面颈部大手术的术后引流。

95

颞下颌关节脱位以前脱位最常见。

96

典型翼颌间隙感染的表现是拔除下颌牙齿后渐进性张口受限和颌后区丰满压痛。

97

面颈部感染出现水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颌面部软组织疏松,不利于水肿消散。

98

腭大孔麻醉时,针刺部位靠后,会引起恶心干呕。

99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由于注射针偏向外后不能触及骨面,或偏上越过乙状切迹,而至局麻药注入腮腺内麻醉面神经而发生暂时性面瘫。

急性疱疹性口炎的临床特征包括急性发作全身反应重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和口唇周围可出现成簇的小水疱。继后,口腔黏膜形成浅溃疡,皮肤形成痂壳。

疱疹性口炎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原发性HSV感染,多见于婴幼儿。

轻型口疮的溃疡特点为“红、黄、凹、痛”。

口腔检查包括口腔前庭检查、牙齿及咬合检查、固有口腔及口咽检查。

口镜的作用包括反映被检查部位的影像,牵拉软组织,聚集光线至被检查部位。

口镜的柄端用于牙齿叩诊检查。

脱敏治疗适用于牙本质过敏的患牙。

探针的工作角度不可以任意改变。

再矿化法适用于光滑面早期釉质龋,即龋斑。

根尖片投照的分角技术是x线与被检查牙齿的长轴及胶片之间的分角线垂直,并与被照牙的邻面平行。

下颌前磨牙开髓位置应在咬合面偏向颊侧。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时炎症中心在根尖周组织,叩痛严重,疼痛的定位明确。

急性根尖周脓肿有效的应急处理是开髓拔髓,穿刺根尖孔,让脓液从根管引流。

乳牙患龋以下颌乳磨牙最多。

典型的三叉神经痛呈阵发性发作性剧痛。

放线菌是人口腔正常菌丛中最常见的革兰阳性丝状菌。

用温度测验牙髓活力时,应低于20℃或高于50℃。

畸形中央尖以下颌第二双尖牙多见。

开髓引流是急性牙髓炎最有效的应急处理。

牙髓炎的发生多为龋齿所致。

根管预备前要完成的重要步骤是工作长度的确定。

龈上洁治术是使用龈上洁治器械除去龈上牙石和菌斑,并磨光牙面,防止菌斑和牙石再沉积。

叩诊右上第一磨牙的对照牙最好选左上第一磨牙。

根尖孔未形成时,因机械性或外伤性因素暴露的年轻恒牙和意外穿髓,穿髓孔直径不超过0.5mm者采用直接盖髓术。

直接益髓术为覆盖已穿露的牙髓创面,最重要的注惫事项为无菌操作奋防止牙髓被感染,导致盖髓失败。

电诊法检查牙髓活力应该先测对照牙,后测患牙。

夜间痛是急性牙髓炎自发痛最明显的特点。

成人患牙三氧化二砷封药时间为24~48小时,金属砷封药时间为10~12天,多聚甲醛封药时间为2周左右。

乳牙根管充填材料不宜放置牙胶尖或银尖。

甲硝唑主要用于牙周抗厌氧菌冶疗。

根管充填时主尖应距X线片所示根尖0.5~2mm。

乳磨牙在3~4岁,第一恒磨牙在6~7岁,第二恒磨牙在11~13岁为最适宜窝沟封闭的时期。

痛性抽搐是指伴有颜面表情肌的痉挛,口角被牵向患侧。

贝尔征是指用力闭目时,眼球转向外上方。

备洞时意外穿髓的年轻恒牙是直接盖髓术的适应证。

牙冠色泽变暗,检查牙髓活力测定无反应,表示牙髓已坏死。

急性牙髓炎疼痛的特点为阵发性的自发性痛、温度刺激引起或加重疼痛、疼痛不能定位、有放射性痛、常在夜间发作或加重。

龋病是牙体缺损最常见的原因。

疱疹性口腔炎不宜使用激素类药物。

龋病病因的四联因素学说包括微生物-食物-宿主和时间。

龋最常使用的常规诊断方法是作X线片检查,有利于发现隐藏部位的龋损。

鸠尾峡的位置应在轴髓线角的内侧,牙合面洞底的胎方。

龋坏组织即腐质和感染的软化牙本质,因此临床上去除龋坏组织的标准主要根据洞壁牙体组织的硬度。

急性龋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病变组织颜色较浅,质地较软而湿润,由于病变进展快,牙髓组织来不及形成修复性牙本质,或形成较少,因而牙髓组织容易受到感染,产生牙髓病变。

三叉神经痛表现为触及“扳机点”时,出现电击样疼痛。

急性牙髓炎则表现为自发性阵发性痛夜间痛温度刺激加剧及疼痛不能定位。

深龋往往是当冷热刺激进人深龋洞内才出现疼痛反应。

一般情况下,牙面清洁后4~8小时即有细菌进入,10~12小时牙面上形成的菌斑即可用染色剂着色;5~6天菌斑趋于成熟;10~30天菌斑成熟达到高峰。

牙中牙,是牙内陷最严重的一种,常见于上颌侧切牙,偶发于上颌中切牙或尖牙。

牙本质过敏症的主要表现为刺激痛,当刷牙,吃硬物、酸、甜、冷、热等刺激时均可发生酸痛,尤其对机械刺激最敏感。

目前最常用的漂白剂为过氧化氢、过氧化脉、过硼酸钠。

多生牙属于牙数目异常,不属于牙发育形态和结构畸形。

死髓牙不能应用活髓切断术,应该行根尖诱导成形术。

乳牙龋病的治疗目的是终止龋蚀发展、保护牙髓的正常活力、恢复牙体的外形和咀嚼功能、维持牙列完整、使乳牙正常替换、颌骨正常发育。

牙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素。

可引起牙龈增生的药物有硝苯吡啶苯妥英钠、环孢菌素。

急性坏死性龈炎的细菌涂片可见大量螺旋体和梭形杆菌。

青春期青少年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为牙龈炎发生的全身因素。

青少年牙周炎也叫侵袭性牙周炎,主要特点是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比例。

味觉感受部位是前甜,后苦,两边酸,咸全部。

牙龈固有层可分为以下几组:(1)龈牙组(2)牙槽龈组(3)环形组(4)牙骨膜组(5)越隔组。

牙龈组织结构:牙龈由上皮和固层组成,无黏膜下层。

透明牙本质也称硬化性牙本质。

牙本质透明层内侧的一层颗粒状未矿化区是——托姆斯颗粒层。

腭裂侧腭突与鼻中隔未融合。

混合型唇裂:一侧完全性,一侧不完全。

釉质与牙骨质在牙颈部最常见的连接方式是:牙骨质少许覆盖牙釉质。

根面龋累及牙本质后其病变进展较冠部牙本质龋缓慢的原因是-颈部牙本质小管数量比冠部少,且随年龄增加牙本质矿化程度提高。

死区位于牙本质龋病损的哪一层-脱矿层。

所有恒牙的牙蕾在胚胎第几个月时形成-4个月。

新形成的原发性牙骨质是无细胞的,它覆盖了牙根的-冠方2/3处。

牙本质龋的脱矿层在窝洞制备时可以保留,其原因是-无细菌侵入。

口腔黏膜上皮中蛋白质合成最活跃的细胞是-棘层细胞。

结合上皮是在龈沟底部约含15~30层细胞。

艾滋病时伴发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好发于口腔的—牙龈。

骨纤维异常增生症X线表现—如病变区纤维成分较多,则显示囊性透影区。

四环素牙主要是由于四环素沉积在哪一层形成的——牙本质。

在牙釉质的无机离子中,最易被细菌产生的酸溶解的是——镁碳酸根。

口腔卡波西肉瘤内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为——浆细胞。

牙髓中的主要细胞又称为牙髓细胞的是——成纤维细胞。

构成牙齿主体的组织是——牙本质。

细胞能主动吸收钠,排出钾,转运水,改变唾液的量和渗透压的是——分泌管。

味蕾约在胚胎第几周时开始发育——第14周。

形成“釉梭”的原因是——造牙本质细胞的膨大部分。

对牙齿破坏性最大,最易引起牙齿丧失的根尖脓肿排脓途径是——牙周袋。

口腔毛状白斑的病因是——EB病毒。

坏死性涎腺化生的病程一般为——6~8周。

决定牙形状的重要因素是——牙乳头。

被称为大疱的一般直径应超过——5cm。

牙源性角化囊肿和造釉细胞瘤的主要区别在于——不沿骨小梁浸润生长,但易复发。

基层下疱多见于——良性黏膜类天疱疮。

根尖肉芽肿最不可能出现的转归是——痊愈。

味蕾约在胚胎第几周时开始发育——第14周。

根尖脓肿最多见的排脓途径是——唇颊侧牙龈。

严重氟牙症的病理表现是——釉质表面粗糙且有凹陷。

囊腔内容物为黄白色发亮的角化物或干酪样物质的囊肿是——牙源性角化囊肿。

牙周炎早期,上皮下结缔组织内的炎细胞主要为——T淋巴细胞。

牙髓息肉主要表现为——慢性炎症性牙髓组织的过度增生。

釉丛釉梭和釉牙本质界有机物分布较多的生理意义是——形成牙釉质营养通道。

根尖周文都教育肉芽肿中的泡沫细胞来自于——巨噬细胞。

在高分化或低度恶性的黏液表皮样癌中,黏液细胞占50%。

龈增生的主要病理变化基础是——胶原纤维增生。

家族性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家族性巨颌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扁平苔藓固有层内淋巴细胞浸润常达——黏膜下层。

口腔毛状白斑通常发生于舌的外侧缘,双侧同时发生的比例是——80%。

组织学上,成釉细胞瘤的基本类型为——滤泡型和丛状形。

鼻腭管囊肿如果靠近鼻腔其衬里上皮多为——呼吸性上皮。

考试无捷径、学习有方法







































补骨脂酊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诈骗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ermiantan.com/bemtyy/337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