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贝尔面瘫检查
贝尔面瘫症状
轻微贝尔面瘫
贝尔面瘫后遗症
贝尔面瘫头晕
贝尔面瘫用药

吉兰巴雷综合征特殊亚型一例

患儿,男,6岁,因双下肢无力、疼痛,口角向右侧歪斜入院。患儿10d前自觉双下肢阵发性过电样疼痛、麻木,以小腿为著,走路时自觉无力;4d前发现口角向右侧歪斜,左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完全、鼻唇沟变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查体:呼吸:24次/min,心率:次/min,血压/70mmHg(1mmHg=0.kPa),左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右侧歪斜,双下肢肌力III+级,双侧膝腱反射未引出,跟腱反射未引出,指鼻试验不稳准,脑膜刺激征阴性,病理反射阴性,腹壁反射正常,深浅感觉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6.9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27,淋巴细胞百分比0.6,单核细胞百分比0.09,余大致正常;肝功、肾功、心肌酶正常;EB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风疹病毒、结核分支杆菌抗体(血清)阴性;EB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风疹病毒、结核分支杆菌抗体(脑脊液)阴性;尿常规、便常规正常。头部核磁共振显示:双侧脑室旁白质内片状信号,考虑髓鞘发育终末期(图1)。初步诊断为:面神经麻痹(周围性)。给予抗感染、营养神经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未见好转。由于患儿同时存在轻微运动、感觉障碍,查体膝腱反射消失,考虑到周围神经病的可能。随后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显示蛋白2.21g/L,潘氏反应(++),血细胞数量正常。肌电图检查:左正中神经、胫神经F波正常,H反射波形未引出;左正中神经、尺神经,双侧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幅较正常值降低(近端较远端下降大于50%);右腓浅神经、双侧腓肠神经感觉电位波幅较正常值降低。依据患儿临床表现、电生理检查可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给予免疫球蛋白20g/d静脉滴注5d;甲泼尼龙mg/ml,以33ml/h持续泵入,维持5d;以及抗感染、营养神经等相关治疗。治疗15d后患儿口角歪斜程度减弱,左侧额纹出现,鼻唇沟加深,双下肢肌力IV+级,双侧膝腱反射仍未引出,患儿出院。出院后口服维生素B1、B6、B12、五维赖氨酸1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

讨论

GBS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由Guillain等在年首次提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损害脊神经根和周围神经,也可累及脑神经。其临床特点为四肢远端对称性无力、迅速加重并向近端发展。GBS在成人多见,儿童的发病率仅为0.8/10万-1.1/10万。本例患儿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双下肢无力,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阴性;脑脊液示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肌电图显示上下肢周围神经损害性改变,依据以上临床表现及特点可诊断为GBS。但其特殊性在于该患儿起病以单侧面瘫、双下肢主观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仅伴有轻度运动障碍,此种表现的GBS在临床上比较罕见。相关报道称50%GBS患者会出现颅神经麻痹,其中面神经受累最常见,但通常为双侧性的,而不对称的、单侧面神经麻痹比较罕见。相关病因学研究报道称,伴有面瘫的GBS可能是由机体产生相关抗体引起面神经病变所致,至于是引起了脱髓鞘改变还是轴索变性则要取决于抗体的类型。此外,也有研究称GBS中的面瘫可能是由于高血压所导致,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而本例患儿血压正常,因此该患儿面瘫可能是由抗体引起面神经病变所致。Chan等用神经传导检测方法证明伴有面瘫的GBS亚型患者实际上是一种脱髓鞘性疾病。

GBS的临床分型具有漫长的发展历程。年Guillain首次根据GBS的临床表现将其进行亚型分类。随着一些新的亚型陆续被发现,GBS概念框架变得日益复杂。年GBS专家组依据神经传导检测法描述了GBS的几种亚型,即感觉运动性GBS、纯运动型GBS、Miller-Fisher综合征和延髓型(abulbarform)。年,日本Susuki等研究了7年间的大约例GBS患者,发现仅有22例患者临床上伴有双侧面瘫、远端肢体感觉异常、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并将其命名为facialdiplegiaandparesthesias(FDP)。年Wakerley等依据GBS临床特征制定了新的分类标准,即将GBS分为典型的GBS(ClassicGBS)、咽-颈-臂无力型(Pharyngeal-cervical-brachialweakness)、急性咽反射减弱型(Acutepharyngealweakness)、下肢轻瘫型GBS(ParapareticGBS)以及伴感觉异常面瘫型(Bifacialweaknesswithparaesthesias)。Susuki等将GBS特点总结为:(1)急性、快速进行性面神经麻痹,单侧或双侧;(2)四肢肌无力、共济失调、少或无其他颅神经损害;(3)四肢远端感觉异常;(4)腱反射减弱或消失;(5)一般病程为4周,随后逐渐恢复。按照最新的GBS临床分类方法,该病例可以诊断为伴感觉异常面瘫型GBS。

GBS的伴感觉异常面瘫型发病率低,国内尚无该亚型相关病例报道,国外报道亦不足30例,且多表现为双侧面瘫。此例患者儿童期起病,以单侧面瘫、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因此,需要提示儿科临床医生,由于患者群年龄小,不能准确表达病史,感觉异常和轻度运动障碍易被家长忽略,以单侧面瘫为主诉的就诊患儿,神经查体存在腱反射消失,需高度注意本病的可能,避免漏诊,并注意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贝尔麻痹、神经系统结节病、神经莱姆病、脑膜炎等相鉴别。伴感觉异常面瘫型GBS的治疗标准还未有相关报道,目前我们只能根据GBS的治疗方案对这一GBS的特殊亚型进行相关治疗。令人高兴的是,接受相关治疗后本例患儿恢复良好,无任何后遗症产生。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年12月第23卷第12期

作者:刘鑫桐张波于盼盼梁建民(医院小儿神经内科)刘媖楠(吉林医药学院影像诊断学)

        







































上海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上海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ermiantan.com/bemtyy/379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