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左侧口眼喎斜20余天,伴身热1周。
现病史:患者于8月7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口眼歪斜,当时神清,无头晕头痛及恶心呕吐,耳后疼痛明显,医院,考虑为面神经炎,予利君沙、洁脂、维生素B1等药物口服,患者自觉耳后疼痛有所缓解,但口眼喎斜无改善,为进一步求治而来诊,并收入院治疗。患者入院时:左侧口眼喎斜,闭目露睛,漱口漏水,鼓腮漏气,偶有胸闷憋气等症,头晕,心慌,汗出,畏寒肢冷,口干多饮,夜寐欠安,大便一日1~2次,小便频,舌暗苔白,脉沉。
既往史:糖尿病病史20年,否认其他疾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及药物、食物过敏史。
查体:T:36.8℃;P:88次/分;R:19次/分;BP:/60mmHg。
一般内科查体:形体肥胖,双下肢I°水肿,左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Bell氏征(+),船帆征(+),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随机血糖17.8mmol/L。
入院诊断:中医:①吊线风(风邪外袭型);②消渴。西医:①面神经炎;②2型糖尿病。
诊疗过程:患者入院后予葛根素、双黄连等药物静点以活血化瘀,抗病毒;考虑其耳后疼痛明显,予氟美松5mg静点。针刺取穴:风池、合谷、支沟、丝竹空、听宫、颊车、地仓等。并以牵正散加板兰根、大青叶、蒲公英、桃仁、红花、地龙等水煎服。
3日后患者自觉症状大有好转,考虑激素长期使用会影响面神经的康复,故停用,仍以葛根素、双黄连药物静点,但患者自觉耳后疼痛又明显加重。并诉咳嗽,咽痛,咽痒,患侧腮部肿痛,针刺加取翳风,在牵正散基础上加以宣肺止咳清热之品,7剂,水煎服,日1剂,病情未见明显缓解。
年8月31日邀余诊治,证见左侧口眼喎斜,头晕倦怠,身热汗出,下午为甚,胸闷腹胀,口渴纳少,夜寐欠安,大便溏,每日1~2次,小便频,察其形体肥胖,左侧腮部肿痛而不红不热,舌暗淡苔白微腻,脉沉细。
余细思之,该患者形体肥胖,乃脾虚湿盛之体质,且其发病即伴有头晕汗出,畏寒肢冷,便溏,舌暗淡,苔白微腻,脉沉细等脾虚湿蕴之象。脾胃气虚,气血生化乏源,则头晕心悸,气虚卫外不固,则肢冷汗出,脾失健运,则便溏。
此一派脾虚之象,医者不察,但见其面瘫,即遵西医抗病毒之法,投以苦寒清热之品,复伤其脾胃,使虚者愈虚,倦怠纳少亦现;而水谷不化,蕴为湿热,阴火上冲,出现身热,咳嗽咽痛,患侧腮部肿痛,但不红不热之症。此不辨证,误治之过也。
纵观其发病过程,证属脾胃气虚,阴火上冲所致。法当健脾益气,甘温除热,以李东垣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处方:生芪30g、党参20g、炙甘草30g、白术30g、当归20g、陈皮20g、升麻6g、桔梗20g、枳壳20g、地龙15g、远志30g、杏仁10g,水煎服,日1剂,早晚温服。针刺在原方法基础上,加取中脘、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施以徐疾提插补法;丰隆、阳陵泉施以平补平泻法,均留针30min,每日2次。
年9月7日患者咳嗽,咽痛,咽痒,患侧腮部肿痛,耳后疼痛,下午发热诸症消失,头晕,汗出,口渴欲饮,倦怠,纳呆症状明显改善,仍觉夜寐欠安,大便一日一行,小便频,舌淡暗,苔白腻,脉弦。此乃方证相符,脾健气充,阴火复位,而遗中虚湿滞,故前方去桔梗、枳壳,加茯苓20g、丹参15g、扁豆15g、莱菔子15g以健脾祛湿。针刺如前法。
年9月14日患者诸症尽除,病情告愈。
按语该患者形体肥胖为脾虚湿盛之质,而脾虚湿盛是2型糖尿病的易感因素,在激惹因素作用下,导致脾胃升降运化功能失常。脾不散精上输于肺,肺无以输布,出现口渴多饮、四肢倦怠;脾不能为胃行其津,燥热内盛,出现消谷善饥;脾不能转输水谷精微,水谷精微下流膀胱,出现尿多而甘,消渴成矣。
当此脾虚湿盛之时,易为外邪所袭,感风寒,闭阻经络,筋脉失养导致面瘫。医者以清热活血之品,未顾及其脾虚湿盛之质,复伤其脾,使脾气愈虚,而阴火上冲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腮部肿痛,故以清热宣肺之品无效。
正如李东垣《脾胃论》所云:“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证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此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余谨遵此义,投以补中益气汤,并辅以“调理脾胃针法”,方证相符而病除。
此外该患者面瘫属恢复期,邪气稽留络脉日久,络脉瘀阻日甚,经气已虚,以正虚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方此之时,只靠疏散外邪,疏通经络,已无济于事,唯以鼓动络脉之经气为首务,使经气调畅,以行气血,通经络,濡养筋脉。
因此,针刺加“调理脾胃针法”,以健脾益气,扶正祛邪。余临证治疗面瘫后期者,皆辅以调理脾胃的远端腧穴,经临床验证疗效确著,诚所谓“诸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甚多”。
总之,该患者病本为脾气虚弱,标为外邪中络,故当以健脾益气为本,断不可一见面瘫,即以清热解毒之品,抗病毒为用,损伤正气,遗害无穷,戒之!戒之!针灸临证施用,亦须辨证也。
历史文章
慢性肾病患者激素副反应(针灸防治)
中风病治疗之我见(上)
中风病治疗之我见(中)
中风病治疗之我见(下)
专家介绍张智龙博士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天津市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现为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临床善于治疗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肿瘤、白细胞减少症及放化疗后副反应、面瘫、高血压病、冠心病、癫痫及妇科、儿科等多种内科病证。
出诊时间地点:
周一上午:天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周一下午:天津市医院针灸科
周二下午:天津市医院四楼儿科诊疗中心及门诊三楼肿瘤科
天津市医院预约电话
儿科诊疗中心:
针灸科、肿瘤科: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