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面神经炎和神经衰弱的治疗!音频,是冬天里的一把火!
面神经炎
面神经炎,中医学称之为面瘫,即面神经麻痹,俗称“口眼㖞斜”,可分为周围性与中枢性两大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尔麻痹)是一种急性发作的单侧面神经周围性麻痹,常因受凉、过敏、中毒、病毒感染、代谢障碍、血液循环障碍以及隐性乳突炎等所引起。发病初期,耳后出现疼痛,继则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患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流泪、嘴角向健侧歪斜、说话漏气、鼓腮困难,进食时食物常被嵌在牙颊间,喝水时常从口角处流出,并流口水。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可因脑血管病或脑肿瘤等引起,症状仅局限于一侧下部瘫痪,并伴有一侧肢体瘫痪。该病在中医学属“面瘫”等病证范畴,多因风中经络,经气阻滞,筋脉失养,筋肉纵缓不收而致。
主灸穴:翳风穴、颊车穴、地仓穴、合谷穴、阳白穴、下关穴、足三里穴。
配灸穴:恶风寒者加灸风池穴、大椎穴、外关穴;胸脘痞闷者加灸中脘穴、丰隆穴;胁肋胀痛者加血海穴、膈俞穴、太冲穴;鼻唇沟平坦者加灸迎香穴;颏唇沟歪斜者加承浆穴;目不能合者加灸申脉穴、照海穴;耳后疼痛加灸外关穴、阳陵泉穴;流泪加灸太阳穴、瞳子髎穴;流涎加灸承浆穴。
温灸法
1.蕲艾条温和灸
每次取3~5穴,每穴各灸20分钟,交替选取穴位施灸,每日灸1次,7天为1个疗程。
2.太乙神针灸
每次取7穴,每穴各灸10分钟左右,每日灸1次,7次为1个疗程。
3.蕲艾炷隔姜(或蒜泥)灸
每次取3~5穴,交替选取穴位施灸,以黄豆大的蕲艾炷,每穴各灸3~5壮,每日灸1次,7次为1个疗程。
3.蕲艾炷无瘢痕灸
每次取3~5穴,交替选穴施灸,每穴各灸3~5壮,每日灸1次,7次为1个疗程。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功能性疾病。该病多因精神过度紧张、思虑过度、起居失常,以致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而诱发,多见于脑力劳动过度、精神压力过大的人群。临床常见症状有:失眠、多梦、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下降、易激动、易疲劳、易出汗、易心慌;情绪低沉、精神委靡、食欲缺乏、性情急躁、全身不适,部分男性患者异常出现阳痿、遗精,女性常出现月经不调等病症。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不寐”“健忘”“心悸”等病症范畴,多因思虑劳倦、内伤心脾,以致心不养神、心肾不交所引起。
主灸穴:百会穴、风池穴、内关穴、合谷穴、神门穴。
配灸穴:失眠加灸涌泉穴;易激动加灸印堂穴、神庭穴;手足心发热加灸肾俞穴、心俞穴;消化不良加灸足三里穴、三阴交穴;遗精阳痿加灸命门穴、志室穴。
温灸法
1.蕲艾条温和灸
每次选2~3穴,交替施灸,每穴施灸15~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蕲艾炷隔姜灸
每次选2~3穴,交替施灸,所用蕲艾炷如黄豆大或半个枣核大,每穴施灸5~10壮,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蕲艾炷无瘢痕灸
每次选2~3穴,交替施灸,所用蕲艾炷如麦粒大,每穴施灸2~5壮,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本文部分内容节选自《蕲艾灸》。
……以下是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蕲艾灸》,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编辑推荐
有一种草,名曰“蕲艾”,能治百病。有一种灸,蕴藏蕲春民间数百年。这种灸就叫“蕲艾灸”。本书创新性提出“蕲艾灸”,包括蕲艾温灸、蕲艾汤灸、蕲艾香灸三大灸疗法。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现代常见病、多发病的穴位选择、温灸法的操作作了详尽介绍,文字通俗易懂,使人一目了然。同时还专门介绍了李时珍蕲艾养生灸的十大要穴灸法和十大保健灸法,为养生保健者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养生灸法。
END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