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面瘫——治还是不治?这是个问题
年的3月8日,我的门诊来了先后来了两个陈旧性面瘫患者,先就诊的是一个24岁的女孩,第一眼看上去还是很清秀漂亮的,但是一笑就可以看出来有问题。询问病史,她说小时候得的面瘫,曾经接受过多种治疗没有痊愈。她问能不能治疗。对于这样的患者,之前也碰到过,往往对自己的面容有较高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我是不会主动积极建议她接受针灸治疗的,我说了面瘫的病理特点,这么多年过去了,想要恢复很困难,治疗起来一时半会也看不出效果。女孩犹豫了,最后没有治疗就走了。
后来又来了个男孩,边某,26岁,自诉5岁时面瘫,曾经针灸过两三个月,现仍遗留轻度面瘫,主要表现在额纹略浅,示齿鼓腮左偏。我又把刚才的话和他说了一遍,强调了很可能没有任何效果,患者仍然坚持要针灸治疗。在治疗12次后,近一个月时间痊愈。
虽然我们都认为神经损伤在发病半年之后,很难会恢复,面神经损伤引起的面瘫也不例外。但是这个男孩还是痊愈了。我也治疗过一些这样病程多年的面瘫患者,多少都有些进步,但是痊愈者寥寥无几。
那么怎么处理这一部分病人?我的建议如下:
1.陈旧性面瘫如果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可以治疗。尤其是对于年幼时患的面瘫,身体状况良好的年轻人,发病时没有正规针灸治疗的面瘫,本人意愿强烈,应当给予积极治疗。因为这是个损美性疾病,对病患者的心理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年轻人,对治愈该病的愿望还是很强烈的,虽然进步很小,但是也是值得尝试
2.这样的陈旧性面瘫需要选择性的治疗,只治疗没有完全恢复的肌群,不要治疗过度。陈旧性面瘫,大多有并发症,比如面肌痉挛、倒错、联动,所以治疗上一定要注意,不要像面瘫初期一样,要各个肌群针对性处理。所以我对于患者说,要治疗一定要在经验丰富的医生那里治,要不干脆别治,治疗不得当会加重并发症——尤其是倒错。
3.治疗的周期长,没有必要天天治疗,可以一周三次。但是不要轻易就否定疗效,应当坚持一月以上然后评价疗效。
面神经炎急性期——针刺还是不针刺?这是个问题
有一年,我接待了一位身份特殊的领导,得了面神经炎已经两周多了,她也病情比较重一些,耳后疼痛持续时间比较长,之前西医该做的检查都做了,该用的药都用,也做了理疗,因为一直说针灸急性期不能用,所以一直拖到20多天以后,开始针灸治疗,虽然在慢慢的好转,但是我给她治疗20天还没有痊愈。她也很焦急,寻求各路名医,此后尝试各种治疗方法,最终还是遗留下一些没有完全恢复。
其实,在门诊的时候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人,一周来的,两周来的,甚至是一个月没好才寻求针灸治疗。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大部分病人都是先去看了西医,然后医生说你一定要记住,一两周以后再开始针灸治疗。
那么到底急性期针灸介入吗?
我们先来看看面神经炎的病理变化:面神经炎主要是面神经脱髓鞘损伤和嵌压性损伤,早期变化主要为神经水肿、血管受压,神经纤维髓鞘崩溃、轴突消失;中后期变化主要为严重的Wallerian变性、轴突浆消失、神经变细、萎缩。
那再看看反对者的理由:反对者认为面瘫急性期,面神经处于急性炎性水肿阶段,针刺会使神经组织水肿加剧,进一步损害面神经,此期不宜针灸治疗。
我认为及时、应当尽早介入正确有效的针灸方法。理由呢?因为针刺不单纯是起刺激作用。有西方学者把针刺总结为八大作用。
(1)针刺的物理作用:针刺首先是作为一种物理性刺激因子作用于人体的。
(2)针刺的镇痛作用:针刺的镇痛作用是临床治疗病证的主要机制之一。
(3)针刺的解痉作用:针刺对痉挛性疾病有较好的缓解作用,究其原因,可能对大脑和脊髓两个平面神经兴奋冲动的抑制和调节有关。
(4)针刺的免疫作用: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免疫能力的调控,而免疫细胞则可以释放神经肽和细胞因子,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到活性作用,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均可引起人体内激素的变化。
(5)针刺的刺激作用:针刺的刺激作用主要是指采用针刺的方法,有意识或有目的地去刺激体内某个部位,以达到直接调节神经系统的作用。
(6)针刺的调节作用:很多实验证实,针刺对人体的很多机能有双向的调节作用,而此种针刺的双向调节作用与体内自身有关的双向调节机制有关
(7)针刺的抗炎作用:针刺治疗炎性痛证时,可以引起病损部位组织的应激反应,提高局部组织的神经免疫性,调动机体的修复机制,镇痛抗炎。
(8)针刺的心理作用:针刺的心理作用基于受针者对传统针刺文化和治疗医生的信任,针刺作为一种暗示治疗的手段之一,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癔症。
由此可见,针灸不单纯是刺激作用,更何况柔和的刺激不会引起神经水肿加重。针灸可以通过抗炎、调节、免疫、镇痛等作用,减轻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减轻疼痛和压迫。
因此,急性期应当针灸治疗,但是不应当用电针强治疗,局部浅刺,远端取穴。针刺可以减轻炎症,改善神经受损,缩短面神经受压、缺血时间而提高治疗效果。尽早介入正确有效的针灸方法直接关系到患者恢复时间及是否会留下后遗症。
赞赏
人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