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脑血管意外”
这种疾病有如洪水猛兽
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
具有三大特点——
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
在我国
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卒中
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卒中
且很多患者发病后
无法准确判断哪些是能够提供
规范的急诊溶栓、医院
很多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现在,好消息来了!
东莞脑卒中急救溶栓地图
正式发布
10月25日上午,东莞市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成立暨东莞市溶栓地图发布医院举行。东莞市是国内最早发布“溶栓地图”的地市之一,医院院神经内科是省重点专科,为中国卒中学会首批“卒中中心”单位,也是全市第一个国家级“卒中中心”。东莞市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在医院将能充分发挥其技术人才优势,带动东莞地区脑血管病专业的发展。
(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卒中学会会长、医院院长徐安定教授,东莞市卫生计生局副局长尹露萍,东莞医院副院长叶国华,东莞市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肖卫民以及相关医务人员参加了会议。)
尹露萍副局长说,东莞市“溶栓地图”实质上是东莞市的脑卒中急救地图,其发布旨在整合全市具有综合救治医院、院前急救系统、各级卒中中心以及政府公共资源,加快区域脑卒中医疗体系的建设,全面提升东莞市脑血管病的救治水平。
医院
关键时能救人一命!
▼
这是一张能治病救人的地图,东莞市溶栓地图初期由17家急医院+1个质控中心+急救网络串联而成,以就近为原则,按照溶栓地图,使卒中病人能在最短时间内送到具有较医院进行规范化救治。入选的17医院除具备溶栓必要的条件外,其内部也建立了多学科协同救治机制,人员、设备等方面得到强化配备,救治流程和效率也进一步优化和升级。东莞市溶栓地图将实施动态调整,医院达到溶栓相关标准的,也会陆续纳入地图中。
这是一张高效智能的地图,通过将来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有望实现无线信息化系统即时传输资料,病人还在救护车上,病情医院的卒中中心,让医护人员提前做好准备。通过加强院前院内衔接,避免院内延迟、二次转院、救治断点等情况,减少延误救治的可控因素,以最大限度挽救患者性命。
这张地图的发布必将为东莞人民构筑起更加全面而严密的健康防护网。
科普时间脑卒中是急症脑卒中,又称脑中风,包括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的主要类型,主要是由于颈部和各级脑血管病变,引起脑组织血流不畅甚至完全堵塞,相应的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也有部分患者是由于心房颤动引起栓子脱落,堵塞脑血管引起。
脑组织缺血1分钟,就会有多达万个脑细胞死亡;缺血1小时,就会有超过1亿的脑细胞死亡。为啥这么说?那是因为脑细胞再生能力极差。
因此,脑卒中是急症,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和健康!
脑卒中急救知识脑卒中的现场识别——“原则”如何让老百姓以最简单的方法来识别脑中风,并果断地拨打,医院对卒中救治至关重要。
中国卒中专家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的最通俗易懂,最能及时识别卒中的“中风”识别法,如下:
1:看一张脸
脸上是否会出现不对称、口角歪斜的表现,出现这种情况则提示有面瘫的可能。
2:查两只胳膊
同时平行举起两只胳膊,是否会出现单侧无力,出现这种情况则提示有肢体偏瘫的可能。
0:聆听语言
是否会言语不清,表达困难,出现这种情况则提示有语言功能障碍的可能。
脑卒中院前急救须知体位:使病人仰卧并稍微靠起来(约30度),不要随意翻动或背抬病人。保持环境安静及室内通风,稳定病人情绪,若意识不清楚,应保持头偏向一侧。盖上被子或毯子,注意保暖。
通畅气道、保护唇齿。解开病人的衣领及裤带,及时清除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下假牙。
发现血压增高时,不能随意服用降压药,应待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处理。过度降压可能会使脑梗死的面积增大。
意识不清者严禁喂水、喂食及喂药。不能随意喝糖水,除非有明确的低血糖。因为血糖的升高是脑梗死面积扩大的重要因素,在缺氧的时候糖会变成乳酸,乳酸会使缺血的脑水肿进一步加重。
迅速转运1.记录脑卒中发生的时间、进展、可能的危险因素。在准备转运中第一个应该做的是,非常明确记录脑卒中的发病时间,医院的接诊医师是非常宝贵的资料。因为脑卒中的溶栓时间窗很窄,所以记录的发病时间决定后续是否能够启动溶栓治疗。
2.作出立即转运的决定,注意家属陪同。家属的重要信息对接诊医师如何判断患者病情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让家属同时上救护车。
3.送往最近的有医院。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