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微笑日,在这一天,我们嘴角上翘,释放着善意与开心,和世界和睦相处。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夏季纳凉设备——空调、电扇,经常昼夜不停的使用,有些人却无法微笑着迎接这个特殊的日子,他们就是饱受面瘫疾病折磨的患者。面瘫,千万不可忽视。
案例回顾
小超是一名刚刚30出头的白领,有一天早起洗脸漱口的时候突然发现左侧面颊动作十分不灵敏,而且嘴巴向右侧歪斜,还有口水从左侧嘴角淌下,左边的眉毛很难抬起,左脸基本处于麻痹的状态,一向身体健康的小超为此慌了神,医院检查,原来自己患上了面神经炎,需要药物搭配理疗进行治疗。那么,什么是面神经炎呢?患这种病能够治好吗?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
解密面神经炎“面神经炎,也叫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最常见的面瘫,也是下运动神经元性面神经麻痹的最常见病因。”医院神经内科二区主治医师蒋智介绍道,“这是一种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伴耳后疼痛、味觉异常、主观面部感觉改变和听觉过敏的一种疾病,还有人称之为‘歪嘴巴’、‘吊线风’等。”
蒋智表示,面神经炎通常起病急,病人一般都是突然发现自己的面部出现问题,并在数小时至数天达到高峰,但也有少数病人会在发病前1~2日有病侧耳后持续性疼痛和乳突区压痛。“面瘫患者一般都会出现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者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等症状,而且在微笑或露齿动作时,口角下垂及面部歪斜更为明显。”蒋智说。
面瘫病人由于口轮匝肌瘫痪,鼓气、吹口哨时漏气;颊肌瘫痪,食物易滞留病侧齿龈,并常有口水从该侧淌下。蒋智介绍时表示,泪道受正常侧肌肉的牵拉可能出现异常,泪液不能正常引流而出现流泪。由于眼睑不能完全闭合及瞬目减少,眼睛长时间暴露,可能出现患眼干、涩等表现。
此外,根据蒋智的介绍,部分面瘫患者会出现病侧舌前三分之二味觉消失及听觉过敏的现象。
“风继续吹”,容易造成面神经损伤“我们接诊的面瘫病人发病的原因,很多都是由面神经受寒诱发。”蒋智在分析造成面瘫的病因时表示,虽然目前面神经炎确切的病因病理生理学机制仍不清楚,但面部受到风寒侵袭,神经营养血管痉挛,神经缺血、水肿,可能是面瘫的病因之一。
“面神经炎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一般冬夏两季的面瘫患者会明显增加,很大程度是来自寒冷的影响。”蒋智表示,冬季天气寒冷,如果不保证面部温暖,则会使面神经营养血管因冷刺激痉挛,神经缺血、水肿,从而出现面瘫的症状,而夏季面瘫的发病率高,主要是因为夏季天气炎热,人们会使用空调、电风扇等纳凉设备,有时候还会整宿整宿地吹,如果这些设备吹出的冷风直接打在人的面部,那么就很容易造成面神经受损伤,从而发生面瘫。
除了寒冷刺激之外,蒋智还介绍了其他可能造成面神经损伤的原因。“除吹风受寒外,病毒感染也是面神经炎的常见病因,如感冒也会对面神经造成损伤。此外,妊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也是面神经炎的高危因素。”蒋智说。
面神经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一般多见于20-40岁,但是目前由于人们不注意日常生活习惯,使得儿童也不能幸免,这是需要引起注意和重视的。蒋智介绍说。
治面瘫要趁早据相关医学研究显示,若及时治疗,90%以上的面瘫病人能够完全康复,但是临床上依然有一小部分病人会留下面瘫后遗症。目前认为影响其预后恢复的因素主要有年龄、症状轻重、合并疾病、治疗情况等。“所以面瘫的治疗,关键就是要趁早。”蒋智表示,早期及时治疗能够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及提高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如果时间拖得太晚,留下后遗症几率增大。
对于前来就诊的面瘫患者,我们使用药物(激素、B族维生素、抗病毒)及理疗(超短波透热疗法、红外线照射)等综合治疗措施,大概一周后可增加针灸治疗。蒋智介绍道,治疗面瘫的方法很多,针灸是临床上公认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2~4周开始恢复,3~4个月后完全恢复。如果过了三四个月还没有恢复好,可能就会留下后遗症,如面肌无力、面肌痉挛、面肌联带运动或鳄鱼泪现象。”谈及面瘫的预后时,蒋智表示。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