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是中医理论和实践的精髓和灵魂。但对阴阳的解释,古代中医和近代中医各有不同。比如:
(1)近代中医(汉代以后,主流中医)
对疾病症状中的表里、寒热、虚实等正反现象,用阴阳来加以概括。表证、热证、实证可归属于"阳";里证、寒证、虚证可归属于"阴"。
只要阴阳平衡,身体就可不病;阴盛阳衰或者阳盛阴衰,都破坏了平衡,就会生病。
这个说法,大家应该很熟悉,也都认可,这是主流的中医的解释。但是下面的这个说法,可能就闻所未闻了。
(2)古中医(汉代以前)则认为:
◆阴,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包括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生物酶等基本化合物,以及由这些物质构建的人体各功能单元和生命系统。
阴,是人生命的居所;换句话说,阴,就是人的身体!
◆阳,是能赋予人体(阴)具有生命活力的一种特有能力。看不到,摸不着,也不能度量,但其强弱可由人的精神面貌、生命体征表现出来。
阳,也称为火,如命门火,也即肾火。人的五脏六腑等都有属于自己的阳(比如肾阳、心阳等),其中肾阳为诸阳的根本。
阳是生命的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阳的总量,就是阳寿,如果我们把阳气算作一百,那么,人从生到死,就是阳气从到0的过程。
也就是说,人的身体,只有在阳的作用下,才能变成正常的、健康的活人。如果没有阳,只有阴,身体就是一具尸体;如果阳气不足,阴的运作就不顺畅,身体就会生病。
阳气没有过剩的问题,也不会因阳气充足而发生任何病理反应。
所以,补阳气,是一辈子的事!
以上说法,没听说过吧?
二、阴和阳之间的关系及其运用标题上面说明了什么是阴和什么是阳的问题,下面说说阴和阳之间的关系。
(一)阴阳之间的关系
黄帝内经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是对人体阴阳关系的准确描述。
然而,对这一描述的理解,古代中医和近代中医也各有不同。比如:
1、古中医(汉代以前)的理解是:
“阴平阳秘”,意指:阴气平顺,阳气固守。“平”意为平和、平顺,“秘”意为固定、守护、密封。
“阴平”,是指构成人体的所有物质和相应的生理指标都有一个合理的度,不多,不少,不高,不低,这就是“阴平”。
阴是死的物质,它在体内能够活起来,达到平衡,厉行它的生理功能,是由阳的调控实现的,即“阳主阴从”。
“阳秘”,就是阳气稳固充足。只有阳气稳固、充足,人体各种生理、化学指标才会趋向平衡,实现“阴平”。也就是说,阴是阳的控制对象,也是阳赖以存在和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它对阳有反制作用,但这不能改变阳的主导地位。
平常所说的“阴阳平衡”,并非是指阴和阳一样多,而是指,在阳的控制下,阴的指标量值保持在它的正常范围之内。阴的不足和过量,都是阳的失职,是阳气不足的表现。
这种观点属于“杆秤思维”,认为阴阳是一把杆秤,“阴”是秤杆,“阳”是秤砣,杆秤是否平衡,是由秤陀来调节的。也即身体的阴是否平衡,是由阳来控制的。
如果要作比喻的话,那么,人,就像是一个国家,“阴”就是国家的民生和实力,“阳”就是国家的财富。
国家是否强大,是否有活力,由财富决定。财富越多,用于改善民生就多,就容易平衡各种矛盾,国家就稳定;财富越多,用于国防建设的投资就多,军事力量就强大,外敌就不可能侵入,从而实现国泰民安。就像现在的美国。
阳气不怕多,就像财富不怕多一样。阳气不足,身体就容易收到外邪的侵扰,容易生病;财力不足,国家就落后,就容易被外敌侵略,国无宁日。
人的阳不怕过剩,不会过剩,只怕不足,但经常不足。人的阴怕不足,也怕过剩,但不足和过剩常有发生。
这样的解释阴阳关系,是不有一点另类?与平时的所说是不是相差甚远?
2、主流中医(汉代以后)的理解是: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阴阳的消和长,是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之中,就如天平两端的砝码,两者是一种等量关系;阴阳一旦失衡,身体就会生病。无论是教科书,还是其他中医著作,都是这个观点,是主流的。
这种观点属于“天平秤思维”:认为阴阳是一台天平秤,“阴”是天平秤的一头,“阳”是天平秤的另一头,天平秤是否平衡,就看两头的砝码是否相等。
在此理解的基础上,因对实际症状的辩证方法不同,又分为两派:温病派和火神派。
◆温病派:由于看到人群中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上火”现象,据此做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判断,认为现代人全部是热性体质,阴虚火旺。这就是“温病派”。
◆火神派:认为所有疾病皆因寒而起,现代人几乎全部是寒性体质,阴盛阳衰。所谓的“阴虚火旺”是假像,而非本质。这就是“火神派”。
3、阴阳在治病中的运用
(1)古医派
古中医认为,所有疾病均因阳气不足引起,根本不存在“阴虚火旺”,也不存在“阴盛阳衰”和“阳盛阴衰”的说法。实际治疗时,无需辩证,直接补阳,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因为阳气补足后,身体自我调节的能力、处理能力就会大大增强,很快就会把身体调整到正常状态。病由身体生,也由身体解,解铃还需系铃人!
(2)温病派
温病派认为,现代人全部是“阴虚火旺”,一切疾病皆有温热而起。
就是阴气不足,阳气太过,所以,治疗的方法就是滋补阴气,降减阳气,即“滋阴降火”。所以,所开处方,使用的几乎都是寒凉药。
加上大众也都贪食寒凉之物,喜欢寒凉环境。其结果是,阳气受损,机能混乱,“阴虚火旺”的情况更加严重,造成了大量的患者常年治疗不愈,反反复复。温病派实际诊疗时,依然需要进行辩证,以便于药物的配伍。
我们现实中遇到的中医医生,绝大多数属于这一类。
(3)火神派
火神派认为,现代人几乎全部是寒性体质;所谓的“阴虚火旺”是假像,而非本质。
阴虚,实质就是体内缺水,是在肾阳不足时,使肾脏无力向身体提供足够的水分所致;火旺,并非阳气过多,这个火实际上叫虚火,虚火就是假火,是体内缺水的一种病态反应。
假火也就是没有火,也就不存在清火的问题,清火必然是错误的。
治疗这种虚假的“阴虚火旺”的办法,就是提升肾阳,让人体这个太阳的火旺起来,人体的水循环就会正常,上火的现象就会不复存在。大量的实际案例已经证明,这个思路和方法是正确的。
火神派,实际诊疗时,也需要辩证,以便与药物的配伍。
三、你也可以是中医高手虽然,火神派和温病派对病的起因有不同理解,但都需要辩证,以便药物配伍;由于温病派对病的起因理解有误,故诊疗效果令人失望;而火神派对病的起因理解正确,故诊疗效果令人满意,让人看到了中医的希望。
虽然,“火神派”和古中医对阴阳关系的理解不同,但处理方法相似,收效也一致,可谓异曲同工。只是由于火神派仍需要辩证施治,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和经验积累;而古中医则不用辩证,直接补阳即可,这给疾病的诊疗和普及大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也就是说,我们生病的时候,一切以补阳气为要义,不用辩证,直接升阳,命中率会高达%。至于能否痊愈,就看药物的品质和掌握的火候如何了。
《归藏针法》特效针灸绝技,一分钟诊断,一分钟治疗
什么是归藏针法
归藏针法是周圣琅主任在奇脉神针的基础上升级的一套方法,无需摸脉,只根据望诊诊断,这样可完全远程指导,经多年临床实践研究而成,经大量病人临床验证而总结的特效针法,一次见效,有的一次或几次痊愈,当面见效立竿见影是疗法的宗旨,此针法理论源自易经哲学基础;以阴阳五行学说、河图洛书为指导思想,以望为诊断方法,一分钟诊断,简单方便,从繁杂的症状中脱离出来,抓住了疾病的本质,治疗上采用补泻手法,重在形、气、神同调。组方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采用阴阳平衡原理定位治病。它是中医思路的系统医学。并全面的诠释了中医对肌肉等解剖医学的认识和理解及临床应用,从一个新的高度和视角阐述了对生命的认知及医学对生命的意义!
归藏针法的特点
归藏针法以古天文学为背景,按古中医思路,把人体横向划分成五纬五部位,纵向划分成六经,根据诊断有规律取穴规;提出了一个穴位不能双侧取穴,诠释了相杀相冲的理论,阴阳五行生克的完美组方,人体天人合一的划分方法,是中医思路的系统医学,归藏针法以“力学平衡调控”为核心、简单高效的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思路和理念!骨盆是人体的中轴,是整个人体的枢纽站,骨盆移位就会全身力学失衡产生各种相应疾病,体态矫正”让全身每个部位受力势态达到最佳最完美的平衡,阴阳失衡则为病,阴阳平衡则健康,使治疗简单化、公式化、高效化。通过患者走路、站立姿势,阴阳腿,长短腿即可定点施术操作部位,一望即可知病,以望诊断,简单,快速,精准锁定病变部位,可一次性恢复生理体态,治疗疾病立竿见影。而且不需要太多医学基础,不需要牢记肌肉起止点等精准解剖部位,不需要记中医穴位,只要按诊断把针扎在经络的一条线上既产生疗效,易上手,易懂,大道至简,有效率百分之百,临床治愈率百分之九十以上,且不宜复发,多年临床验证,远期疗效确切,归藏针法的面世必将为中医针灸翻开新的篇章,又终将是一次针灸界的革命,也必成为疼痛界的利器,亦必会为中医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也对新时代中医技术的进步具有里程碑意义!
课程特点及内容
教学内容:颈椎病,头晕头痛,面瘫,中风偏瘫,帕金森综合症,肩周炎,网球肘,腕关节痛,乳腺增生,心脏病,咳嗽哮喘,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坐骨神经痛,股骨头坏死,膝关节痛,足跟痛,手足麻木,牛皮癣,带状疱疹,前列腺炎,阳痿早泄,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凝难病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手把手教学,一学就会,一用就灵,做到让每一个学员必须学会,回去就能用,用之即有效。
一、归藏针法特点:
1.大道至简,望诊为主,一分钟诊断
2.量化针灸补泻及次数
3.取穴少,毫针治疗,安全可靠
4.见效快,不复发,当面见效,立竿见影!
5,治疗时间短,每次仅需几分钟;
6.扎针安全痛苦小;也可以指代针
7.远期疗效稳定,不复发
8.手把手教学,通俗易懂,保证每一个学员都能学会
治疗范围
一,《归藏针法》治疗头面部疾病,对顽固性头痛头晕,美尼尔综合症,脑梗,面瘫,耳鸣耳聋,鼻炎等,远端与近端取穴阴阳平衡,用针少,疗效极佳
二,《归藏针法》治疗颈椎病,颈椎病四大生理弯曲,仰头痛,低头痛,左右侧偏痛,左右旋转痛,有的患者一点都不能动,每一个动作都痛,包括脊髓性颈椎病,肩背痛手麻,头痛头晕及脑部疾病,归藏针法只根据望诊诊断,无论什么样类型的颈椎病,治疗思路都一样,打破了其它方法无法诊断定位的局面,归藏针法治疗颈椎病有特效
三,《归藏针法》治疗肩周炎,五十肩,不能后背,不能上举,不能搭肩,包括更年期引起的急性肩周炎,疼痛难忍不能碰,归藏针法不按痛点治病,根据诊断立竿见影
四,《归藏针法》治疗所有的腰痛1一4针既可,包括腰椎间盘突出,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弯腰,后仰,左右侧身,左右旋转等引起的腰痛,也包括根据动作无法诊断的腰痛,应用归藏针法的原理,所有腰痛只需四针就能当面见效,立竿见影,把复杂的腰部疾病运用归藏针法一分钟精准诊断,使治疗更加简单,快捷,有特效
五,《归藏针法》治疗脊柱侧弯,股骨头坏死,坐骨神经痛,驼背等,包括高低肩,长短腿,足内外翻,脊柱侧弯以调骨盆为主,只需四针治疗一次明显见效,对于青少年,产妇骨盆修复及急性的腰扭伤引起侧弯治疗效果极佳,会远远优于其它的治疗方法,通过病人验证可一次明显改善,对于年久的脊柱侧弯治疗时间会偏长些,脊柱侧弯可以引起心肺疾病,肠胃病,男科妇科疾病,只要把脊柱调正其它的病就自然而愈,归藏针法治疗脊柱侧弯可大大降低了患者手术的痛苦及风险,见效快,疗效稳定,不复发
六,《归藏针法》治疗腿部疾病,膝关节炎,无论是上楼痛,下楼痛,不能下蹲,不能抬腿等,包括变形性膝关节炎,足跟痛,痛风,根据诊断治疗方法完全一样,归藏针法一望就可诊断,简单清楚,打破了传统医学无法诊断或诊断不清的局面,疗效极佳
七,《归藏针法》治疗心脏病引起的心慌,胸闷,气短,胸痛等,支气管炎,咳嗽哮喘,治疗时不看症状,只根据一分钟诊断扎针一次可当面缓解症状,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及费用,归藏针法有独特疗效
八,《归藏针法》治疗乳腺疾病,乳腺增生等不在痛点治疗,远端取穴一次可当场疼痛消失,硬块结节消失一半
九,《归藏针法》治疗中风偏瘫,脑梗,面瘫等这是一个大病,重病,归藏针法独有的方法可一次见效,根据阴阳失衡理论把整个大脑分为两个半球一阴一阳,根据虚实治疗这一个技术是无价的,学好此方法能把中风患者成为你门诊的主流病人
讲师简介
周圣琅,重庆康复医学本科专历,擅长运用针刀,古九针,针灸等治疗各种疼痛病及内科疾病,通过大量古籍医学(古中医)与各派医家针法所长而创造了《奇脉神针》摸脉诊病治病,用针少,一分钟诊断,一分钟治疗,以治疗各种内科病为主及凝难杂症,同时创造了《归藏针法》望诊诊断疾病简单快捷好学,零基础既可学会,一用就灵,可完全远程指导操作技术,非常标准的诊断指导了扎针的方向,应用于各种疼痛凝难病及内科病立竿见影!
开课时间地点
5月10日---12日(09日全天报到)长沙
5月17日---19日(16日全天报到)重庆
推广费:元(原价)学习三天
联系人:李莉/
温馨提示:
请来学习的学员提前报名及缴纳报名费元,以便确定人数
★学习后不限次数免费回来复习★
(备注:在本院与讲课老师合作期间,复课不限制次数;倘若本院与讲师合作不能在继续进行,复课即无条件终止。)
相关证件
推广班结束经考核合格,医院相关医学技术结业证书。报到时请携带身份证、2寸免冠彩照2张。
。
学员反馈
申请中国当代名医字画或者牌匾的,。把个人简历主治专长介绍,病历案例发给我。医院联合通过北京中西医慢性病促进会基层医疗健康专业委员会审核通过,入编中国民间名医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