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没有年龄限制,发病后面部连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值得注意的是,秋冬季往往面瘫高发!
面瘫的类型有哪些?1中枢性面瘫
于颜面上部的肌肉并不出现瘫痪,所以闭眼、扬眉均正常。面额纹与对侧深度相等,眉毛高度与睑裂大小均与对侧无异。中枢性面瘫时,面下部肌肉出现瘫痪,即颊肌、口开大肌、口轮匝肌等,故患者于静止位时该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动作时口角歪向健侧。中枢性面瘫往往伴有偏瘫之其他体征,如腱反射异常、Babinski氏征等。
2周围性面瘫
引起病灶同侧全部颜面肌肉瘫痪。也就是说,上下部面肌都发生瘫痪,由于眼轮匝肌麻痹,故眼睑不能充分闭合,闭眼的同时眼球上窜,在角膜下缘露出巩膜带(贝尔氏征)。口角下垂、抬眉受限,额纹变浅或消失,眉毛较健侧低,睑裂变大,内眼角不尖,眼泪有时外溢。示齿或笑时,口角向健侧牵引,口呈斜卵圆形。由于颊肌的麻痹,食物贮留于颊肌与牙龈之间,以致患者必须用筷子将食物掏出。乳儿发生周围性面瘫时,吸吮受限。
3情感性面瘫
有些患者平常并无明显的面瘫表现,随意运动时,面肌仍能收缩,但是在进行情感运动如笑或哭,才显示出面肌麻痹,这就是情感性面瘫,它属于中枢性面瘫的一种,系由锥体外系的基底节、丘脑或丘脑下部损害所致。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