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爷,今年65岁,几天前在外出差,晚上吹了冷风,得了风寒感冒,第二天一早发现面部不能动了,并且出现口角歪斜、无法皱眉等症状,就连刷牙时水也不自觉地顺着嘴角流了出来。于是来医院*府门诊部中医科就诊,经中医科邢民主任诊断,王大爷是得了周围性面瘫,并给予针灸治疗。经过几次的中医治疗,效果较好,症状较前明显好转。
01什么是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是比较常见的面瘫类型(面瘫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起病突然,多见于春秋季或季节交替的时候。
02周围性面瘫的表现有哪些?
患者常出现一侧面部肌肉麻木、瘫痪,前额皱纹消失,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并伴有眼睑闭合不全、口角下垂、表情动作困难,不能作皱额、闭目、鼓气和撅嘴等动作。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等症状。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
03导致周围性面瘫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面瘫的原因有很多,多数病人有受凉或病*感染病史。西医学认为,局部受风或寒冷刺激,引起面神经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缺血、水肿,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局部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组织水肿,使面神经受压而出现炎性变化。
中医学认为,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而入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则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04得了周围性面瘫怎么办?
周围性面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西医治疗以口服激素、营养神经、抗病*等治疗为主,中医认为面瘫是由于人体气血不足、脉络空虚,吹风、受凉、受热后,风寒、风热邪气乘虚而入,致气血瘀滞、痰湿阻络,经络不通,筋脉失养,筋肉不收而发病,治疗除口服祛风化痰通络中药外,针灸是治疗面瘫的重要方法,通过针刺、电针、艾灸经络上的特定穴位,达到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整阴阳的目的,使面瘫快速康复。
针灸治疗面瘫四步法:1.闭眼2.抬眉3.祛风4.正嘴
一、闭眼穴位组合
针刺睛明穴、巨髎穴、颊车穴、颧髎穴、合谷穴等。
二、抬眉穴位组合
针刺阳白、攒竹、瞳子髎、合谷等穴。
三、祛风穴位组合
针刺凤池、丝竹空、大迎、头维等穴。
四、正嘴穴位组合
针刺承浆、人中、地仓、下关、合谷等穴。
温馨小贴士:
面瘫患者不要用冷水洗脸,避免吹风,出入要佩戴好口罩及围巾。
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生冷及刺激性的食物。
起居有时,避免熬夜,避免长时间看电脑、看手机。
专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