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刨也第篇文章
本文约字,阅读需3分钟
7月28日一部很特别的电影在北美上映了,听说这部戏有三个特点
演员基本都是面瘫;剧情基本都是虚设;口碑完全可以扑街了
找不到任何亮点,因为这部片子让我只想死。
不得不说太烂了,无聊至极啊(看来对于烂片全世界都是不能忍的)
听完非常想吐槽吸引人的影片简介之后,刨根儿手贱去搜了下这部在烂番茄上至今只有8%推荐的神片。
▼
EmojiMovie
(▲据说才开始上映时推荐度只有0%)
虽然emoji已经是个坐拥全世界数亿粉丝的大IP了,但这些面瘫演员的前世今生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Emoji:其实我是日本网红
Emoji并不是一个英文单词,而是来源于日本语里的“絵文字/えもじ”。e=图片,mo=写,ji=字符。年《牛津词典》才正式收录了“Emoji”这个科技词汇。
▼
Emoji创始人是一名叫做栗田穣崇的日本人,由于当时的手机都是很小的黑白屏幕,一个画面只能展示48个文字,才想着能不用一种更直接的展示方式呢?
于是他开始从漫画和汉字中寻找灵感,终于制作出了这种小图标,Emoji应运而生。
Emoji:我也要过节是的,你没有听错,表情包也是要过节日的。
提出这个无聊有趣想法的人正是Emojipedia的创始人JeremyBurge,时间选择了每年的7月17日。
虽然在国内这个节日还鲜为人知,但国外人家早已经玩儿坏了。这一天不少歪果仁都会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用带有“#WorldEmojiDay”的标签发状态,甚至进行表情cosplay为起庆祝。
(▲这位用灵魂cos的小哥很传神嘛)
(▲竟然觉得魔性是怎么回事)
名媛卡戴珊还曾专门推出过专属的Kimoji,一时间还爆掉了苹果的下载系统。
(卡戴珊推出的表情包叫做kimoji)
Emoji:被玩儿坏的创意另一些狂爱emoji的歪果仁不仅天天用它,还脑洞大开把emoji带到了生活中。
在洛杉矶曾有一个名为emojination的团队做了一个展览,参展的都是来自全世界的emoji爱好者,他们把emoji变成了实用的周边产品
(▲穿上打底裤吃过晚饭就去占领广场吧)
甚至还有不少人建议在emoji中加入自己国家的特色
(▲这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元素)
(▲沙特阿拉伯女孩建议给emoji加头巾)
一位来自旅居上海的设计师Jean也将emoji玩出了新高度。他在玩台球的时候灵感突发:圆圆的台球,跟emoji的圆脸不是一毛一样吗,如果把它们变成emoji会不会很好玩呢?怀着对打表情包的期待,他开始动手做起Poolmoji(emoji台球)。
(▲瞬间变萌的台球们)
(▲看谁表情不爽打谁系列)
甚至一些文学作品也没能逃脱被“创新”的命运,比如赫尔曼·梅尔维尔的名著《白鲸》都被翻译成了emoji版,译为《emojidick》。
Emoji:网红的成名原因看似小小的表情图案,实则为数字通信时代的肢体语言,它让线上交流变得简洁明快了。有人曾设想说emoji也许会发展成为一种跨越文化种族性别等障碍的"万能语言"。
同样,现代沟通方式越来越偏向于从文字交流转向视觉交流,表情包的走红顺应了文化潮流发展的趋势。
但关于emoji兴起的文化现象也是颇具争议的,有专家曾说:这是人类语言的退化,emoji的风行会破坏文化传播。
但不可否认的是emoji为线上沟通带来了便利,它有可能不会成为一种独立存在的语言体系,却将成为互联网时代中最显性的一种文化流行现象。毕竟,现在你离了emoji就会立马被人认为是太冷漠啊!
Emoji攻占了全球,你最爱的表情是哪一个呢?今天的留言只接受emoji,谢谢
FacewithTearsofJoy
喜极而泣的笑脸(年牛津英语词典年度词汇)
刨也
有料的泛英语资讯平台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