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很直观的表现就是口角歪斜、额纹消失、眼睛不能闭合。当然了,不分年龄层、男女老幼皆有可能发病。有的病人经过康复治疗后能够基本痊愈,不留有后遗症。但是还有的病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后遗症的表现,所以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很关键,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临床表现
主要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
1、多数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
2、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
3、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
自我检查
1、额的检查:
首先观察额部皮肤皱纹是否相同、变浅或消失,眉目外侧是否对称、下垂。其次再检查抬眉运动。
2、眼的检查:
首先观察眼裂的大小,两侧是否对称、变小或变大,上眼睑是否下垂,下眼睑是否外翻,眼睑是否抽搐、肿胀,眼结膜是否有充血,是否有流泪、干涩、酸、胀症状;其次再进行闭眼运动检查。
3、鼻的检查:
首先观察鼻唇沟是否变浅、消失或加深。其次检查耸鼻运动,观察压鼻肌是否有皱纹,两侧上唇运动幅度是否相同。
4、面颊部的检查:
观察面颊部是否对称、平坦、增厚或抽搐。面部是否感觉发紧、僵硬、麻木或萎缩。
5、口唇的检查:
首先观察口角是否对称、下垂、上提或抽搐;人中是否偏斜。其次检查示齿运动、努嘴运动、抿嘴运动、鼓腮运动。
6、茎乳突的检查:
观察耳垂前后区域是否疼痛或压痛。
7、味觉检查:有可能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
8、听觉检查:是否有听觉的异常。
治疗
一、药物治疗:
1、给予醋酸波尼松(强的松)或地塞米松口服;
2、神经营养代谢药物:维生素B1、维生素B12、甲钴胺等。
二、物理治疗:
1、早期在茎乳孔附近给予超短波无热量治疗;
2、直流电碘离子、维生素B1或B12、鼠神经生长因子导入,促进神经恢复;
3、恢复期(约7天后)可以在面部表情肌加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若有痉挛或者联带运动明显,则延迟加此治疗,有助面部肌肉主动收缩的改善。
4、红外线照射局部,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的消除,减轻疼痛;
三、运动治疗(面肌功能训练)
面神经炎主要累及表情肌为额肌、眼轮匝肌、提上唇肌、颧肌、提口角肌、口轮匝肌和下唇方肌。进行这些主要的肌肉的功能训练,可促进整个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训练、示齿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等训练,每日训练2-3次,每个动作训练10-20次。以上动作可以自己面对镜子完成,肌肉无力时可以用手指辅助练习,肌力达Ⅲ级时主动练习,肌力Ⅳ级时用手指施加阻力练习。
四、传统康复治疗
1、电针:阳白、鱼腰、地仓、颊车、承泣、四白、瞳子賿、迎香、印堂、人中、承浆、地仓、颧賿、下关、听宫、听会、太阳、翳风、合谷等
2、穴位注射法:
用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射0.5ml,每次用3-4穴。
3、点穴按摩:
阳白、鱼腰、地仓、颊车、承泣、四白、瞳子賿、迎香、印堂、人中、承浆、地仓、颧賿、下关、听宫、听会、太阳、翳风、合谷。
(备注:建议在恢复期加电针和点穴按摩。)
典型病例分享
患者男,35岁,三个月前因劳累后发病,出现左侧嘴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额纹消失,鼓腮漏气,无耳鸣,无耳痛,无耳流脓,无头痛、头晕,无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起病来,神清,睡眠、饮食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发病后立即在外院门诊治疗,主要改善微循环,抗病毒及营养神经等治疗,发病一周后加电针治疗,患者自觉无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于发病一月后来我院治疗,予以药物治疗以及理疗:超短波,微热量,15min/qd,直流电导入(鼠神经生长因子),20min/qd,神经肌肉电刺激,30min/qd。
治疗前评估:采用面神经功能分级法,以House~Brackmann标准综合评价法以及灵敏性准确性较高的多伦多面部分级法较为常见,具体如下。
(备注:多伦多面部分级得分在0-分,分值越高,表示面神经功能越好。
联带运动:在恢复期,受损的面神经纤维之间存在一种混乱的“缺失”,当肌肉的任何部分(如眼睛)处于活动状态时,就会导致肌肉电信号异常传输到其他部位的肌肉。所以每次你眨眼的时候,同一嘴唇周围的肌肉也会同时抽搐。)
初期评价:此患者在House~Brackmann标准综合评价法中,来我院治疗初期评价为IV级,而在多伦多面部分级法中,初期评价综合评分为45分;
治疗一个月后中期评价:House~Brackmann标准综合评价法中期评价为II级,在多伦多面部分级法中,中期评价为79分,明显好转。
预防措施
一、合理饮食
三餐规律,饮食上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宜清淡饮食、低脂少油、少糖少盐,补充身体维生素,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二、避免受凉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应注意夏季天气炎热时,如果空调温度太低或空调风长时间对着面部直吹,则可能引起面瘫;寒冷季节注意颜面及耳后部位保暖,避免头朝风口窗隙久坐或睡眠,以防发病或复发。
三、避免疲劳
心理因素也是引发面神经麻痹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避免疲劳熬夜、焦虑和压力可有效降低面瘫发病率。
注意事项
眼睑不能闭合者予以眼罩、眼镜遮挡及滴眼药等保护;面瘫患者应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脸,避免直接吹风,患者外出时可戴口罩、系围巾避免受凉。
END
图文:黄丽晖(医院,医院)
审核:欧阳辉
监制:欧阳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