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西医疗法
面神经为第七对颅神经,司面部表情运动,损伤后可引起面瘫,根据其损伤部位分中枢性面瘫、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核上行通路任何部位受损都可以引起中枢性面瘫,最常见的受损处是内囊。临床仅表现为病灶对侧下面部表情肌瘫痪,即鼻唇沟变浅、口角轻度下垂,而上部面肌不受累,皱眉、皱额和闭眼动作均无障碍。常见于脑血管病。其治疗常为病因治疗,对症治疗,酌情手术,康复治疗。
周围性面瘫病变在面神经核或以下周围神经,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吉兰-巴雷综合征、耳源性面神经麻痹、脑膜炎等疾病均可有周围性面瘫表现,下面主要介绍最常见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西医治疗。
一、病因概述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亦称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面神经炎病因未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感染性病变,多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病毒被激活引起;②自身免疫反应;③肿瘤;④神经源性;⑤创伤性;⑥中毒,如酒精中毒,长期接触有毒物;⑦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⑨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⑩耳源性,如中耳炎。
二、临床表现
通常急性起病,多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者闭合不全。
体格检查时,可见患侧闭眼时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为贝尔征;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因口轮匝肌瘫痪,鼓气、吹口哨露气;颊肌瘫痪,食物易滞留患者齿龈。面神经炎还可因面神经受损部位不同而出现其他临床表现,如鼓索以上面神经病变可出现同侧舌前2/3味觉消失;镫骨肌神经以上部位受损则同时有舌前2/3味觉消失及听觉过敏;膝状神经节受累时,除有周围性面瘫,舌前2/3味觉消失及听觉过敏外,患侧还可有乳突部疼痛,耳廓、外耳道感觉减退和外耳道、鼓膜疱疹,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三、诊断
主要根据起病形式和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并可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是中枢性还是周围性面瘫。
四、治疗
原则: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1.药物治疗
⑴皮质类固醇:急性期尽早使用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松10-20mg/d,连用7-10日逐渐减量。口服泼尼松30mg/d,顿服或分2次口服,1周后渐停用。
⑵B族维生素:维生素Bmg,维生素Bug肌注1次/日,促进神经髓鞘恢复。
⑶抗病毒治疗:Ramsay-Hunt综合征患者可口服阿昔洛韦0.2g5次/日,连服7-10日。
2.理疗:急性期可在茎乳口附近行超短波透热疗法、红外线照射或局部热敷等,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水肿。
3.护眼:急性期少出户外活动,保持眼部清洁;可用眼罩盖住患眼或涂抹眼药膏,预防结膜及角膜感染;尽量减少用眼。
4.康复治疗:恢复期可行碘离子透入疗法、针刺或电针治疗。
5.手术治疗:在保守治疗3个月后面神经麻痹仍未恢复,测定面神经传导速度及面肌肌电图检查均无反应,即无电位活动者,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温馨提示:
本文由岐黄微苑北京白癜风主治医院哪里好百癜疯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