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新冠肺炎疫情还没有在全球肆虐,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濮阳市卫生健康委在招募第22批援医疗队的针灸专业队员,考虑到能够为中埃友谊添砖加瓦是无上荣光的事;同时又可以走出国门开阔眼界、交流学术,便毅然报名。
经过选拔,于同年12月份正式成为一名援外医疗队员,并开始了长达11个月的外语、对外交流的培训。
培训期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成千上万的医务工作者以及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抛开一切、不顾危险,前赴后继、逆行出征,使得这场抗疫很快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是这些以血肉之躯筑起护佑苍生的英雄们让我陷入沉思,此次援非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不忘救死扶伤、济世悬壶的初心,努力践行中医使者、扎根非洲、服务东非人民的使命!
年11月27医院领导的殷殷嘱托中、在亲朋好友的美好祝福下,我们开启了神秘而又光荣的援埃之旅。
(出征)
巧施毫针显奇效
埃塞俄比亚以热带草原气候和亚热带森林为主,兼有山地和热带沙漠气候,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气温更是常年保持在10~30摄氏度,昼夜温差大,尤其是在雨季来临的时候,因此面神经炎(面瘫病)成为本地的高发病、多发病之一。很多人因为发病后没有得到正规、有效的治疗而留下后遗症。
一个叫Kidist的24岁美丽姑娘,早在6年前便因受凉后出现左侧口眼歪斜、左侧鼻唇沟变浅等面瘫的症状,当地医生给予药物治疗后病情稍改善,但仍可观察到左侧面部肌肉无力的情况。
2个月前,以左侧面神经炎为诊断被门诊医生推荐到中医中心,经过系统的电针和药物治疗后,双侧眼睛闭合能力、双侧面肌无力等症状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小姑娘的脸上也逐渐绽放出了自信而又美丽的笑容!
(面神经炎的电针治理)
(针灸室的日常)
随着针灸临床疗效的认可程度的逐步提升,门诊病人从开始的每天诊疗20余人次,到现在的每天50余人次。有很多病人因为中医中心场地限制无法直接接受针灸治疗,只能采取预约制。
很多院内工作者自己或者带着家人来到中医中心就诊。
有一个肩痛的护士,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多年,使用多种药物治疗,未见明显改善,夜间疼痛明显,来门诊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后,给予针灸治疗,1次治疗后即感觉疼痛及活动受限症状明显改善;经过5次治疗后,疼痛症状消失,仍有轻微的活动受限,遂交给她居家的肩胛骨稳定性和灵活性训练的方法,自行练习,定期复诊。
前些日子问起这个病人的情况,我们的护士Seble说病人已经痊愈,仍在坚持居家康复训练。
(肩袖损伤病人的女儿)
“鱼”“渔”兼授促传
我们所工医院的中医中心有一个本地的针灸医生DrSeble,她是在美国学习的中医针灸,所以很多专业知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时常进行多方面的讨论,从经络腧穴到中药汤剂,从阴阳五行到卫气营血,从中国传统文化到人文哲学,使得她对中医针灸有了更深的理解,从而在应用针灸处理常见病多发病时得心应手,临床疗效也愈加的明显,增强了其对中医针灸的自信心,为中医在东非高原的生根发芽、运用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另一个层面的意思是针对病患,因为当地经济不发达,卫生健康知识的普及度不够,很多老百姓来看病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