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我院中医科治愈的面瘫患者
刘大娘因夏季炎热有些上火,夜间开窗睡觉受了风寒,一日晨起忽然出现右侧面部麻木、口角歪斜、饮水漏水,并逐渐加重,不能皱额、眼睑闭不合等症状,她立即去当地诊所就诊,医生诊断为“面瘫”,并在诊所就医诊治,但效果不明显。亲友介绍大娘尝试祖传秘方外敷面部,又治疗20多天,外敷面部皮肤红肿,面瘫仍无明显改善。
刘大娘从医院中医科治疗面瘫效果不错,于是大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我院中医门诊王大夫求治。来诊时症见:右面皮肤红肿、右侧口眼歪斜、额纹消失、口唇“倒错”等症状依旧明显,大娘还伴有乏力易汗,便秘等身体症状。诊断明确后,辨证施治,针、药、灸结合(针灸运气疗法,中药口服活血通络、艾灸扶正)等疗法,治疗2周,刘大娘面瘫明显好转,眼睑闭合、咀嚼食物无滞留,饮水口角无漏水,又巩固1周,面瘫基本痊愈。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医称为“面瘫”,民间又叫“吊线风”。是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病变,可发生任何年龄,无明显季节性。
特征: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
面瘫面容正常面容
面瘫的激发因素:
风寒、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
临床表现:
1、多急性起病,可于数小时或1-3日达到高峰。麻痹前1-3日可有耳后持续性疼痛,乳突部压痛。
2、患者常常一觉醒来发现一侧脸肌肉呆板麻木,或晨起刷牙口角漏水,抬眉无力,流泪,漏白睛,齿龈滞留食物,舌味觉减退,听力放大等。部分迁延日久,可出现“倒错现象”,病侧肌肉挛缩,筋板肉紧等。
中医疗法:
1)中药:祛风通络,活血化瘀。
2)针灸:急性给予面神经良性刺激,能大大提高治愈率,针灸治疗的最佳时期为急性期。
针灸疗法
■医师为患者进行面部针灸
3)拔罐(刺血):活血通络。
4)艾灸:强壮穴(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等),以补益正气、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提高免疫力。
艾灸
■艾灸治疗有温经通络的作用,在临床中有一种类型面瘫,即头面部受了风寒之邪侵袭,寒凝气滞,影响面神经的功能。对于此种类型的面瘫,适宜结合艾灸治疗。
■做艾灸治疗对于操作者的要求非常严格,医院或机构做。
5)中药外敷:冰片、麝香、樟脑、白花蛇、蜈蚣、全蝎等,外敷特定穴位。
西医疗法:抗病毒、减轻面神经水肿、营养神经对症治疗
运动疗法:面肌运动操
其他疗法:避风寒,畅情志
一般发病第1周为急性水肿进展期,第2-3周为逐渐恢复期。若及时治疗,80%可完全恢复,20%治疗不及时可遗留后遗症。
医院中医科
我院中医科成立于年,目前2个诊室、2个治疗室及一个中西医结合病房。
开展的业务:中药、中药免煎颗粒、针灸、眼针、艾灸、拔罐、中药穴位贴敷、推拿、牵引、小儿推拿等。
中医科善于辨证施治,采用中药汤药、中药免煎颗粒,治疗配合现代理疗设备治疗脾胃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更年期综合症;面神经麻痹、带状疱疹、心脑血管、妇科、皮肤、风湿性疾病;颈间腰腿痛、肢体麻木、劳损(如急性关节扭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风湿关节炎等疗效显著。
中医住院病房开展中西医结合诊疗方式,治疗各种老年常见病:如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血压、冠心病、头痛眩晕、哮喘、面瘫等治疗;患者入院后即可行多元化诊疗,为患者全面解除病痛。
科室
医院
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
咨询电话|-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