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
每个老物件都有自己的热情和脾气
每一个都能物尽其用
没有剩余浪费
没有粗制滥造
它们曾用斑驳的印记记录着那个时代
但是那些好的设计却没有被珍惜
老物件逐渐消失
那是最好的年代、最时髦的年代
1油灯50、60年代以前,电力还不普及,家家户户点着一盏煤油灯。还记得你在油灯下写作业,母亲在油灯下缝补衣裳么。
2黑白电视机黑白电视机在当时也是家里环境好坏的一个重要特征,看到这台老电视就想起了傍晚大人小孩围坐在院子里唯一一台电视机前的情景
3老式手电筒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这把老式电筒我也曾经使用过。以前在农村经常遇上停电或者外出田了放水,由于电筒不够用都是要去爷爷家借上一把手电筒。现在想起来,这把电筒的历史已经使用够久的了。
4录音机问我妈家里有没有能放磁带的,我妈一脸自豪的说:家里不是有个录音机呢吗!愣了一分钟我才想起来楼上有个落满灰的巨无霸老古董。。。据说是他们结婚时候买的,26年啦,三百多块呢!
5簸箕以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藤条编成的簸箕是最常用的,它经常出现在我们的厨房里。不过就目前的生活水平而言,很多家庭都没有用它了。在农家,簸箕是家庭生活的必备之物,一张簸箕用得爱惜点可以用人老几辈子,最少也可用十几年。
9勋章还记得以前的人们很喜欢带勋章,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10五三零七厂杯子养生知识
1.腰腿痛经常困扰着中老年人,通过按摩穴位,能起到一定的止痛效果。伏兔穴就是一个可以缓解腰腿痛的重要穴位。
伏兔穴在大腿外侧,髂潜上棘与髌骨外缘的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处。正坐屈膝成90°,医者以手腕掌第一横纹抵患者膝髌上缘中点,手指并拢压在大腿上,当中指到达处就是伏兔穴。
伏兔穴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散寒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腰疼膝冷、下肢麻痹、妇人诸疾、疝气、腹胀腹痛、膝关节炎、下肢瘫痪、麻疹、腹股沟淋巴结炎等病。
按摩方法:90°往下按,一次按摩36下,也可以艾灸伏兔穴,每天1~2次,每次10~15分钟。
2开鼻窍。两个拇指点着迎香穴,吸气时,揉动一侧鼻腔,揉完使劲呼气,然后换另一侧。
两侧鼻腔都揉完之后,吸气,从迎香穴顺着鼻翼往上推到内眼角,呼气,顺着鼻翼往下推到嘴角。
3.口腔非常重要,如果有吊线风(面瘫),会嘴歪眼斜,还有可能发展成偏瘫。按摩地仓穴、人中穴和承浆穴,可预防面神经瘫、音哑。
4.两拇指按着两侧的地仓穴,吸气,一侧不动,另一侧开始揉动,揉完以后用嘴呼气,再换另一侧。两侧都做完后,开始推。吸气时向嘴角位置推,呼气时向远离嘴角位置推。
之后,吸气,用食指按摩人中穴,呼气停止,吸气,用另一个食指按摩承浆穴,呼气停止。吸气,同时按摩两个穴位,呼气停止。
5养耳腔。
冬季是调节耳病的重要季节。
如果是右耳听不清,拇指尖按着左耳的耳听穴,一边发出“啊啊”的声音,一边揉动右边耳朵。然后松开右耳,看看是否有效。
6揉眼部。
第一,把手搓热,用两手掌心捂着眼睛,呼气时揉眼睛。
第二,拇指和食指按着睛明穴,闭眼,吸气时按住,呼气时揉动。
第三,用两个拇指按着瞳子髎穴,吸气时不动,呼气时揉按。
第四,按攒竹穴,吸气时不动,呼气时上下推动(两侧同时推,一侧上推,一侧下推)。
第五,按鱼腰穴,吸气时上下推动,呼气时左右推动。
第六,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按丝竹空穴和瞳子髎穴,吸气时按着不动,呼气时按揉。
第七,吸气时不动,呼气时按揉阳白穴和四白穴,先上下按,后左右按。
四种姿势治疗慢性病有奇效
1、叩首法——开窍醒神的健脑法
“学道本无门,叩首先有益”。
叩首,顾名思义就是磕头,有人问,磕头也是锻炼吗?那当然磕头还是道家修身秘法之一呢!
但是,咱们练的叩首不是头碰地,而是头叩手背,就像是我们趴在桌上打盹时将额头压在手背上的感觉。
也就是说,怕我们的额头直接磕在地板上会疼痛受伤,就用手垫着。这样额头撞在手背上,既不会因接触面太软而无效,也不会因为太硬而受伤。
▲(如果图片不动,设计总监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哪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