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字免费订阅,每天收到这样的好信息
有任何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留言给我们,小编第一时间为您解疑问。
艾灸是近几年来特别流行的一种养生保健的方式,它通过熏治人体穴位,可以达到活血,温经散寒,祛除湿气的效果,而且它还能够强身健康,面瘫是让人特别难受的,面瘫会让人的面部感到麻木,在这个时候使用艾灸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您解决这个难题,但是艾灸时,一定要注意,避免造成对人体的损伤,下面我们来谈谈艾灸的作用。
面神经炎俗称面神经麻痹,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
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中医理论认为,周围性面瘫的发病根于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外邪入侵于面部经络,气血阻滞,经脉失养,以致于肌肉弛缓不收。
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阳经易受外邪侵袭,风属阳邪,具有向上、向外散发的作用,所以风邪伤人易侵犯人体的高位。
地仓穴
地仓穴归属足阳明胃经,艾灸此穴有缓解治疗口眼歪斜、流涎、齿痛、颊肿等作用。
四白穴
四白穴归属足阳明胃经,艾灸此穴有缓解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近视、青光眼、鼻窦炎等作用。
牵正穴
艾灸此穴有缓解治疗面神经麻痹,口疮,下牙痛,腮腺炎等作用。
下关穴
下关穴归属足阳明胃经,艾灸此穴有缓解治疗牙痛、牙齿紧闭、耳鸣耳聋、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作用。
攒竹穴
攒竹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清热明目、祛风通络的作用。
翳风穴
翳风穴归属手少阳三焦经,缓解治疗耳聋耳鸣、头痛牙痛、面神经麻痹等作用。
合谷穴
合谷穴归属手阳明大肠经,艾灸此穴有除黑眼圈,提神醒脑,舒缓肩颈肌肉僵硬等作用。
足三里
足三里穴归属足阳明胃经,艾灸此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
太冲穴
太冲穴归属足厥阴肝经穴,艾灸此穴有缓解治疗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五官科、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外科疾病等。
以上穴位,每天每个穴位艾灸一次,每次每穴20分钟左右,每周休息一天。有见好转后,可以减少为一周3至4次,每次每穴20分钟左右。
平时注意保暖并进行适量的运动。穴位的艾灸顺序应自上而下,自内而外,如果有时间,最后可艾灸足部涌泉穴,避免上火。
艾灸期间不应着风受凉,保持平和情绪。饭饱酒后不宜灸,大汗淋漓不宜灸,艾灸后毛孔舒张,故半小时内不宜洗澡,避免寒气趁虚而入。
此外,面瘫患者应该多吃一些能够补充维生素B族的食物,一些能够促进肌肉和神经恢复的补钙食物,比如新鲜蔬菜,水果,粗粮,豆类,鱼类等。
温馨提示:面神经麻痹的艾灸方法,一般可用一些药物,患者发病一周以后,可以适当进行艾灸,如灸足三里或者就风池穴,太阳穴,都有一定作用。但一定要注意,因为要艾灸到面部,面部皮肤较薄弱,因此在面部进行艾灸,千万要避免患者被烫伤。
▲长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