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官科的诊室里和体检中心的耳鼻喉检查室里从来都不缺咽喉不适的老师和同学的身影。
病人:“医生,我总是觉得喉咙里有东西”
“每天早上起来刷牙就干呕”
“我喉咙痛,喉咙里面火辣辣的,总觉得有痰咳不出来”
“话说多一点声音就哑了”
“医生,我吃了好几过月的药了,中医、西医,到处都看了,什么药都吃过了,还是咳,怎么办嘛?”
医生用压舌板一压病人舌头,用额镜一照,脱口而出:“口咽部充血,咽炎”做个喉镜检查:舌根淋巴滤泡增生,双侧声带充血,......,喉炎。
病人:“怎么会得咽喉炎呢?是不是老师的职业病?是不是细菌感染?怎么会感染?我怎么吃了那么多抗生素喉咙还不好?将来会不会发展成很严重的疾病,比如癌症?......”好多好多问题。
今天我们就和长期被慢性咽喉炎困扰的老师同学们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先来一段定义:慢性咽喉炎为咽喉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可独立存在,也可继发于上呼吸道其他部位炎症或许多全身疾病。
常见的病因有
1、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直接感染或由邻近组织感染,如鼻腔、鼻窦、龋齿蔓延而来,或肺部脓痰经喉咳出引起,因鼻塞和张口呼吸,外界空气未经鼻腔处理直接经口吸入刺激咽喉部粘膜;
2、长期吸入有害气体或粉尘,如吸烟及长期吸入生产性的粉尘;
3、花粉、尘螨等吸入性变应原、化学物和刺激物、药物、食物过敏原等引起的咽喉部I型变态反应性病变,可并发哮喘;
4、用声过度,见于职业性长期用嗓者,因用声过多或长期在嘈杂环境中大声讲话而发病;
5、咽喉反流性疾病;
6、急性咽喉炎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
7、慢性萎缩性咽喉炎,分原发和继发,原发性者病因不清,可能与内分泌紊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有关,继发性者见于咽喉部放疗后或干燥综合征等疾病的一部分;
8、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心脏病、肾炎、风湿病、内分泌紊乱等使全身抵抗力下降并影响咽喉部而引起。
原来慢性咽喉炎有这么多原因啊!我们要和医生一起努力找到病因,有效地治疗。
现在我们科室开展了针对慢性咽喉炎的普米克令舒雾化治疗、超短波理疗、穴位针灸贴片等治疗。
此外,有确定病因者,我们要针对性的治疗:
1、积极治疗鼻窦炎、龋齿、支气管肺炎等疾病;
2、在粉尘多的地方及雾霾天气带口罩;
3、戒烟戒酒,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防寒保暖,避免感冒;
4、确诊为过敏引起的咽喉炎者,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原则规范性的治疗(参考阅读前文《长期鼻痒喷嚏怎么办,耳鼻喉科医生教你认清过敏性鼻炎的“三生三世”》);
5、治疗全身性疾病,合理锻炼身体;
6、规范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
7、科学用嗓。
今天重点讲一下关于咽喉反流性疾病和科学用嗓的问题。关于咽喉反流性疾病(LRPD):
耳鼻喉科有很多疾病与LRPD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些疾病包括:
后部喉炎、慢性喉炎、声带小结、任克间隙水肿、喉接触性肉芽肿、喉厚皮病、复发性声带白斑、声带息肉、咽异感症、喉癌、声门下、后联合狭窄、阵发性喉痉挛、慢性咳嗽、哮喘、慢性鼻-鼻窦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基于症状设计的诊断量表: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efluxsymptomindex,RSI)可作为LRPD诊断的初筛。患有上面列举的疾病的老师和同学可以做一下RSI,看看自己是否可能有咽喉反流性疾病。
该量表由9个问题组成,按从没有症状到症状非常严重分为0-5分,共6个等级:
在过去几个月哪些症状困扰你?
1、声嘶或发音障碍
2、持续清嗓
3、痰过多或鼻涕倒流
4、吞咽食物、水或药片不利
5、饭后或躺下后咳嗽
6、突发不畅或反复窒息发作
7、恼人的咳嗽
8、咽喉异物感
9、烧心、胸痛、胃痛
RSI评分13分,可认为异常,即疑似LRPD
RSI量表的诊断符合率达66.7%,阳性预测值高达80.8%
考虑为LRPD的患者应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肥(做有氧运动,减少每日卡路里摄入量)、戒烟、戒酒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摄入巧克力、脂肪、柑橘类水果、碳酸饮料、番茄酱、红酒、咖啡,减少摄入甜辣食品;睡前3小时避免进食,避免午夜进食;入睡时把床头垫高
约1/3的患者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有效的控制症状
若症状控制不佳,至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首选质子泵抑制剂行抑酸治疗
关于科学用嗓:
职业性长期用嗓者,如教师,特别需要了解一些嗓音医学方面的知识。
我们看看有哪些常见的不利于保护嗓音的方式吧:
1、语速快,说话时间太长(间断休息,减慢语速)
2、不喜欢喝水(每日需补充两三千毫升水,少饮多次补水)
3、清嗓动作(想清嗓时可以吞一口口水或喝一口水或轻咬舌尖刺激唾液腺分泌以滋养喉部,避免做清嗓动作)
4、大力说话、嘶吼、说悄悄话(正常发声,使用麦克风、手势等辅助讲话,或拉进与听者的距离,减少大声说话)
5、经常口服抗生素(没有发热、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增加、脓痰等情况下避免使用抗生素)
6、长期吃含片,特别是含有薄荷成分的含片(会使声带脱水,不建议吃)
7、喝咖啡(咖啡也是脱水的哦)
8、抽烟、喝酒(戒烟、戒酒)
9、喜欢甜食、辛辣刺激的食物(要少吃哦)
10、经常吃清热解毒的中成药(长期进食清热的药物容易伤脾胃,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除了改变不良的习惯外,需要做一些全身和喉部肌肉的放松操,做跑步等锻炼,练习腹式呼吸和使用共鸣说话。
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录制的关于科学用嗓的视频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