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被认为是表达积极情绪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但现实中却有一些人因出生缺陷、中风、肿瘤等原因,出现单侧面部肌肉瘫痪,从而丢失了“微笑”。
8月15日,宁波市首例内窥镜下双模式面瘫重建术在我院整形外科成功完成。该手术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整复外科王炜教授主刀,我院整复外科专家团队配合下共同完成,填补了我院以及宁波地区面瘫重建术的空白。
王炜教授(中)与我院副院长王欣(右)、整复外科副主任医师胡瑞斌(左)合影
十年前谢先生(化名)进行了听神经瘤手术,术后左侧面部瘫痪,左右面部不对称,左眼不能闭合,口角歪斜,以至于无法完成普通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做到的眨眼、闭眼等动作。近十年里谢先生口角歪斜逐渐加重,无法完成微笑、大笑、噘嘴等动作,甚至做个简单的表情都不行。日常饮食也不敢吃流食,只能吃干的东西。而长期的闭眼不全也导致他的眼睛干涩、刺激流泪,睡觉也无法完全合眼,让他的生理和心理都备受煎熬。近日,他从亲戚朋友口中得知我院整复外科定期有上海九院专家坐诊,便慕名前来寻我院副院长王欣问诊。
王欣副院长根据他的病情评估,邀请了上海九院整复外科王炜教授会诊。王炜教授检查后发现,谢先生因病程较长导致左侧面部肌肉失神经性萎缩,肌肉组织逐渐变成无收缩功能的脂肪组织,不仅导致面部动态表情的缺失,静态下面部外形不对称逐渐加重,一侧面部完全下垂。根据他的年龄、身体基础情况、本人及其家属诉求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经我院整复外科团队及王炜教授共同讨论后,考虑进行“动力+静力”双模式面瘫重建,同时为了减少供区损伤,引入内窥镜技术。
手术十分顺利,王教授又为谢先生制定了详细的术后护理、饮食计划,确立了术后半年内功能锻炼及对侧面部功能抑制方案。谢先生及其家属心中横亘多年的石头终于落地了,他虽然现在依旧不能完全恢复表情管理,说话也不是特别利索,但仍激动的握着前来查房的我院副院长王欣医生的手表达着谢意。
知识科普
面瘫是指先天或后天性因素造成的面部肌肉随意运动丧失,肌肉失神经支配,患侧不能有与健侧对称表情活动,早期可出现额纹消失,抬眉困难、闭眼无力、鼻唇沟消失、不能吹口哨等症状。但面瘫并不是绝症,是可以通过正规医疗手段修复的。主要方法包括:动力重建、静力悬吊、双模式重建、神经功能重建、联动注射治疗等。
医院整形外科借助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整复外科知名的品牌优势及优秀的医疗技术、运营管理经验支持,同时具备医院整形(修复重建)外科良好的医疗环境、设施和以显微外科为特色的专业人员储备,目前主要开展:肢体先天畸形矫正,肢体功能重建,难治性创面修复,疤痕的综合治疗,血管瘤的系统诊疗,各种体表肿物的美容切除,面部急诊美容修复,以及双眼皮,隆鼻,隆颏,隆胸,面部填充,生物除皱,激光,脱毛等各类美容整形手术及微整形项目。
来源:医院
供稿:整复外科
编辑:小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