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医院针灸科出品
若到春风拂面当心面瘫“来袭”
最冷的时候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人们常说“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虽然不像冬风般刺骨,也不如夏风般凉爽,但它却悄悄的拂过了我们的脸庞,有些人爱它,有些人怕它。你可能会问,怕春风,是为什么呢?现在我就来为大家解开这个疑问。
特发性面瘫又称贝耳(Bell)麻痹,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口眼歪斜”。该病一年四季都容易发生,尤以春季为高发季节。刚刚得病时,患者常发觉患侧眼睛不能闭合且总是泪眼汪汪,刷牙时口角漏水,吃饭时患侧口腔积存食物,紧接着皱额、蹙眉、露齿、鼓腮都很困难,一照镜子,才发现患侧面部肌肉基本已经不能活动了,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很多人初次听到“面瘫”这个词,最容易想到的可能是面部肌肉瘫痪了吧。其实不然,这个病在刚发病时面部肌肉是完好的,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支配面肌的面神经出了问题。
面神经是面部非常重要的一支神经,我们的喜怒哀乐各种表情及部分味觉都是由面神经来参与控制的。既然面神经这么重要,那就需要保护起来,所以人类的面神经专门有一个骨管来保护它,弯弯曲曲的骨管从耳后颅骨穿出直接分布于面部,骨管里除了面神经外,还有丰富的血管网,已有研究证实,正是骨管里的病变导致了面瘫的发生。
目前该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多与面部吹风受凉、病毒感染或是炎症反应等多种原因有关。很多面瘫患者来就诊时,就会好奇地问“大夫,我一觉醒来怎么就突然面瘫了呢?”这时再细问患者“最近有没有吹风受凉或感冒呢?”而得到的回答多数是肯定的。天气会逐渐暖和,但是春季的风仍不容小觑,一不留神就使面神经跟着遭殃。长时间的吹风贪凉很容易使面神经管内的血管微循环发生故障,使得血液中的某些成分从血管中漏出,引发面神经水肿,反过来水肿又会压迫血管,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另外面神经管为骨性管道,内部空间狭小,恰好容纳面神经穿过,水肿及缺血又极易损伤面神经,使面神经细胞暂时失去了对神经冲动的传导功能,就这样面瘫就出现了。
值得庆幸地是大部分面瘫的患者症状都较轻,积极的干预治疗,约80的患者能完全康复,预后比较理想。
接下来就该聊聊怎么治疗面瘫了,有些人认为得了面瘫不用管它,自己就能痊愈,或是听信民间偏方,什么一贴膏药就能让你面部重现美丽,这种观点其实是不完全正确的。得了面瘫,医院就诊,必要时做一些检查,比如头颅CT,它可以帮助医生大致排除面瘫是否与颅内病变有关。如果是单纯的面瘫,就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营养神经的药物,联合针灸、理疗等方法,消除面神经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针灸治疗面瘫常常是针灸并用,以活血通络、疏调经筋为治则。面瘫急性期,面部选穴宜少、手法不宜重,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手法宜重,属风寒者可加用拔罐疗法;面瘫恢复期,面部腧穴可适当增加,亦可加用电针;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也可以配合穴位注射方法治疗,促进面神经早日恢复。
另外平时要注意保暖避风,保证充足的休息。以针灸科多年治疗面瘫的经验,在急性期积极针灸治疗,多数患者是可以痊愈的,病程超过3个月的患者往往会遗留后遗症。也有一小部分的面瘫患者属于预后较差的重症面瘫,常规的营养神经药物、针灸、理疗的效果也不甚明显,对这类患者,也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通过以上的讲解,我想大家已经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会“怕”春风了吧!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