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病,临床上是指以口、眼歪向一侧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西医学成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尤以贝尔麻痹多见。临床表现为以口眼?斜为主要特点,伴见额纹消失,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等症,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患者发病多以自觉口角歪斜,闭目不能,吃饭夹食及喝水漏水等为主要症状。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亦无明显季节性,多发病急速,一周内临床症状可达高峰。久病不愈者,还可遗留瘫痪肌挛缩、面肌痉挛、联动症、“倒错”现象及鳄鱼泪等症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发病率为(26-34)/10万人每年,我国每年也至少有万人患此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疏于运动锻炼,使用各种电子产品及空调等高科技制品,长期熬夜等的不良习惯,使得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面瘫除了疾病本身带来的危害外,还因其影响患者面部美观,对其心理造成巨大负担,更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一、面瘫的原因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人体正气不足,导致脉络空虚,加之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而入,使得气血痹阻,面部手太阳经、手少阳经及手足阳明经筋失于濡养,纵缓不收,从而出现口眼?斜等症。
西医对于本病病因的认识则以病毒感染性免疫反应或血管痉挛,局部缺血学说为主,目前主要认为是由各种原因致使面神经水肿、脱髓鞘及轴突变性所致。
二、面瘫的治疗
出现面瘫并不可怕,目前西医主要是运用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中医则以针刺为主,运用灸法、拔罐、刺络、中药口服、物理治疗等方法。治疗最佳时机应在发病1个月以内,经过及时、规范、合理的治疗,一般大多数患者可获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
三、面瘫的注意事项
发生面瘫后,除了进行积极治疗外,还应注意:
由于患侧眼睑闭合不全,难以阻挡灰尘进入眼睛,应及时使用眼药水、眼药膏,预防结膜炎、角膜炎的发生;患侧颈项、耳后需保暖,以利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勿食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提高免疫力。
为防止面瘫,一是要注意面部保暖;二是开车或坐车时,最好不要摇下车窗;三是在疲劳之时或洗浴后,不能再受风;四是尽量不要开窗睡觉;五是适当锻炼,多食蔬菜水果;六是不要熬夜。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