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回魂》被称为年度最佳恐怖片,这似乎无可置疑,但上映之初便与《异形》《精神病患者》等作齐列IMDb恐怖片前五,似乎太过夸张。果然,现在排名降下来了,原因何在?
”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小孩做主角的恐怖向影视剧特别多。
前有《怪奇物语》,马上网飞要出一部《暗黑》,还都和小孩失踪有关。
前段时间还有一部电影,也是讲一群小孩的事,改编自斯蒂芬·金同名原著——《小丑回魂》。故事发生在美国缅因州的一座小镇中,儿童失踪、死亡的数量居高不下,背后是一个小丑形貌的恶灵在残害小孩。比尔等七个孩子组成联盟,与小丑展开对抗。
这部影片上映两个多月了,和最近国内引进的《东方快车谋杀案》类似,它有原著,也有经典改编电影珠玉在前,但收获的成绩远超后者,不仅票房惊人,还成为R级恐怖片影史第三的作品。
一下子,这部国外口碑爆棚,国内并未引进的电影,热度却持续发酵,不少影评极力推荐。
当时,它在IMDb恐怖类电影(HorrorFeatureFilms)的分类下,评分排名第五,而大家熟知的经典作品《异形》的排名是第二。
然而,经过两个多月沉淀,它降下来了。
从第5名,降到了第51名。
不得不说,现在的排名,更名副其实了。
该片最初的评价过于夸张,但看看普通观众的评价,并不是一片整齐划一的叫好。
有人说:“工整到没有惊喜。”
有人说:“儿童成长元素大于恐怖惊悚,但两边都是套路。”
这样的评价,明显不足以和《异形》这样的片子共列IMDb恐怖片前5名。
《小丑回魂》的确有它独特的魅力,但排名的急速下降,恰恰说明之前被过誉了。
作为恐怖片,不够恐怖《小丑回魂》最大的一个标签,是恐怖。
目前,它以IMDb恐怖类电影第51名,豆瓣好于90%恐怖片的成绩,位列恐怖片前茅。
然而,这得益于它被人说烂了的优点,诸如小演员演技好、作品成长的主题动人。
夸它的,十个有九个说这些。
但是作为一个恐怖片,总有人想被吓一吓。可惜的是,用最传统的标准来看,恐怖恰恰是它做得最不如人意的一面。
按照维基百科的定义,恐怖电影是一种借由激发观众恐惧和震惊,来引起观众生理反应的一种的电影。
恐怖片以制造恐怖为目的,手段则可以千奇百怪,鬼怪作祟,凶猛动物噬人,变态杀手行凶,甚至渲染自然灾害、核战争的惨烈,都可以达到目的。
不论是哪一种,都要激发观众的恐惧或紧张情绪。
《小丑回魂》在这方面,并未达到部分观众的预期。
剧透预警!
细数一下影片勉强(划重点)能吓到人的镜头,大概这么几个。
开场,阴雨天,在自家地下室就见过小丑的乔治,没能逃过此劫,在街上被下水道口冒出的小丑咬断胳膊,强行拖走。
犹太男孩斯坦利,在黑暗中见到拿着笛子、龇牙咧嘴、面容狰狞扭曲的女人幻影。
七人组唯一的女孩贝弗莉,在浴室被洗手池下水口钻出的长发缠住,随即大量血浆喷射而出,淋满了整个浴室和贝弗莉全身。
七人组在调查小丑事件时,投影画面被小丑搞鬼,女人的脸随着卡顿的效果扭曲成小丑,然后猛地爬出。
……
都没有“余额不足无法支付”恐怖。
唯有小胖子班恩见到的小丑幻化的无头人,以极度拧巴的姿态急速追赶他,让人害怕了一下。
诚心建议那些吹这片子吓人的影评作者,去看一看我们万圣节发布的16个经典恐怖电影镜头。
恐怖感,来源于视觉和心理两方面。
视觉,就是通过挑战普通人承受极限的血腥、惊悚画面,造成强烈的感官冲击。知名禁片《下水道的美人鱼》、经典系列电影《死神来了》都是这类,程度由轻到重,针对不同抗恶心能力人群,达到悔不该先吃饭再阅片的效果,方称得上过线。
《小丑回魂》最可能令人不适的镜头,也只有浴室血溅三尺一幕了,但经过各类大热重口美剧(如《权力的游戏》)洗礼的观众,今时今日只怕是不会再为几袋子血浆吃不下饭。
针对心理的方式就多了,氛围、代入感、运用心理学直戳观众内心最深的恐惧,条条大路通罗马。
《小丑回魂》也没走这条路。
配乐会在吓人画面出现的十几秒前,就大肆渲染气氛,心吊到嗓子眼了,看到的是如上几个并不骇人的镜头,一两回下来,没人会再紧张。
视角在几个孩子身上来回切,代入感也谈不上。
唯一值得一说的是观众内心的恐惧,小丑这个意象,在西方还是很有惊悚效果的,因而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小丑恐惧症”这个说法。
但这次翻拍,在这一点上也并没有玩出花样。
年版小丑,蒂姆·克里饰
来看老版的小丑,暴虐,狰狞。
年版小丑,比尔·斯卡斯加德饰
新版的眼神阴鸷,但面容不够残暴吓人。
演员的演技真的很赞,在阴暗处对着孩子诡笑的眼神,满满都是阴冷可怕。
奈何演员真的太帅啊!
豆瓣八组还有人发帖,“小丑回魂的男主真TM爆好看!”
这么帅,怎么吓到小孩嘛。
没办法,颜值不够(低),特效来凑咯。
小丑四肢扭曲着从柜子里爬出这幕,一惊一乍的背景音乐和小丑瘆人的怪笑,都能看出它在试图吓人。
但真的不可怕嘛。
如此一来,抱着看恐怖片下饭提神的人们,当然是趁兴而来败兴而归。
以这样一个评价标准看,《小丑回魂》作为恐怖片,失格。
作为成长片,小孩看害怕,大人看尴尬恐怖片只是《小丑回魂》的外在形式,本质上是讲成长。
弟弟被小丑所害、因为口吃而有点自卑的比尔,犹太人斯坦利,害怕小丑的理奇,被欺凌的小胖子班恩,被母亲过度保护的艾迪,被同学排挤、被父亲畸形的爱折磨的贝弗莉,父母死于火灾的麦克。
每个人都有自己恐惧的东西,而小丑会变成各种他们害怕的事物。战胜小丑的过程,也是克服恐惧的过程。
成长之外,还有不良的亲子关系、性侵、校园霸凌、童年阴影等一系列你能想到的社会热点问题。
真可谓成也萧何败萧何。
成的是,如此丰富的信息量,影片的处理一点不显混乱,七个人的问题,都融在与小丑的对抗中,挤在分钟里竟也不反客为主,哪怕恐怖效果都低到让人面瘫看完的地步了,也没抹消恐怖元素的存在感,电影的内涵因此还得以厚重。
败的是,恐怖片与青春励志片的融合,使得彼此都挤占了各自的表达空间。《小丑回魂》原著中文译版四十余万字,要想兼顾当然方便。电影的分钟,则略显仓促。这部电影还有第二部,也许到时把两部摞一块评价,这一问题才能解决。
片尾的CHAPTERONE(第一部)预示还有第二部
恐怖片遇上成长片,带来的不止是内容庞杂一个问题。
更大的问题是,恐怖片和青春励志成长片,似乎受众不是一群啊。
说给小孩子看吧,那些血腥和诡异的片段恐怕会让他们噩梦连连,性侵、亲子关系一类的问题他们也看不懂,至于克服恐惧?早就被吓得忘到九霄云外了。
无疑,它其实是给成人看的。老金的原著中,27年后几个长大的孩子再次面对童年的阴影,也是小说的高潮和一个重头戏。
原著的27年后,远离了小镇的几人接到电话。小丑又回来了,它还在纠缠他们,恐吓他们,犹太男孩斯坦利出于畏惧自杀了。
当年作为一个弱小的儿童,他没有逃避,而当他长大了,更有力量了,他却害怕了。
不愧是老金,深谙人性,有些时候,小孩比大人更勇敢,他们遇到的危险和磨难还很少,少到不至于让他们柔软的心变麻木。
这样的情节,才对成年人有意义。
《小丑回魂》应该是要把这部分放到第二部拍,于是单独评价第一部的话,就略显尴尬。
一部孩子在教一群成年人不要怕。
但是有几个成年人在看它的时候害怕了?有几个人被唤醒自己内心深藏的恐惧了?
这个年头,谁还没点心理阴影,更不用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谁没遇见过点令人胆颤的糟心事。
《小丑回魂》没让一群成年人怕起来,也就无从谈不要怕了。
当然,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瑕疵,《小丑回魂》仍然是一部值得看的佳作,毕竟有着原作先天的优良基因,碰上一个不掉链子的团队,这让它在《母亲》《安娜贝尔2》等一众不错的恐怖片中突围而出,高票房和好口碑理所当然。
但是,要如上映之初的评价那样,说它可以与《异形》等作媲美?恐怕过誉了。
热文推荐
《东方快车谋杀案》:好与坏都像白墙上的蚊子血
《雷神3》:果然系列最佳,然而”漫威癌“已放弃治疗
《怪奇物语》S02:最烂的第7集,揭示封神的奥义
《正义联盟》:电影很精分,但不应该给差评
架空
奇幻
科幻
悬疑
惊悚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