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紧绷
目瞪口呆
宁波的小伙伴们请注意
小编高能预报
台
风
又
要
来
了
最新消息
今年第12号台风“榕树”
已!经!形!成!啦!
中央气象台:今年第12号台风“榕树”(热带风暴级,英文名:Banyan;名字来源:中国香港;名字意义:一种树)已于昨天(11日)20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预计,“榕树”将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转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最强可达热带风暴级或强热带风暴级(23-25米/秒,9-10级)。另据
中国气象爱好者昨晚发布的最新消息
榕树虽然加强速度非常快
但未来路径会一路北上
↓↓↓↓
吓得小编瞬间清醒了
请泥萌时刻谨记
当台轰来临时
请吨位上百的童鞋
务必抓好身边瘦弱的同伴
不过大家不要太紧张
“榕树”未来对我国海域
没有影响
没有影响
没有影响
但是别高兴得太早
副热带高压“反扑”
昨天宁波气温重新回到35℃以上!
斤!斤!热!煞!啦!
今天傍晚下了场雷雨,
下过雨后,真的凉爽不少!
那么
接下来宁波会一直这么凉爽?
no!no!no!
明天将由晴热天气“唱主角”~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最高气温维持在35℃~36℃
闷热+晴热伴你度过这个周末!
从昨天开始
正式进入三伏中的末伏
人们常说“末伏夏尽”
事实上,在享受前天短暂的凉快以后
一直到8月15日
宁波将继续跟高温天作伴
不过近期的天气,还是有一些变化:就拿昨天来说,全市各地的最高气温均出现在13点以前,不同于以往的高温天,到了下午三四点,气温还有可能“蹭蹭”地往上窜。
从直观的体感来判断,就是早晚会比之前凉快些。
小编还要提醒大家
过完三伏还有“秋老虎”
千万别小瞧“秋老虎”
老人们常说
“秋老虎过不好爱生病”
“秋老虎”最容易生这10种病!
1心血管病——一不小心要人命“秋老虎”这种闷热、高温天气,会使人体大量出汗,体内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升高,致使发生血栓、心梗、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同时,高温环境下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增加了冠心病的发作风险。
2中暑——严重的致死率高达60%在“秋老虎”天气,中暑不是什么罕见事儿。在中暑里面,有一种最严重的中暑叫做“热射病”,死亡率高达60%,是临床表现最严重、死亡率最高的中暑。很多人对这种中暑类型了解很少,一旦发生,致死事件不在少数。
3肺炎——全年高发的时间很多人都认为呼吸系统疾病易发在冬季,但数据显示,在“秋老虎”这种闷热天气里,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高于全年平均水平。尤其是一些老年人,要特别小心。
季节交替,高温多雨的天气使人免疫力低下,同时吹风扇、开空调,室内外温差大导致身体适应性差,是诱发呼吸道感染、导致肺炎的主要原因。
4风燥感冒——嘴巴鼻子干巴巴秋老虎来了,嗓子、鼻子最先感到秋意,紧绷绷干巴巴的。由夏入秋,闷热潮湿的天气变得干燥,也是风燥感冒的高发期。
风燥感冒除了有一般感冒的症状,即头疼、咽喉肿、鼻塞外,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是“干”,咽喉干、嗓子紧,连咳嗽都是干咳,没有痰。
5面瘫——满脸大汗更易面瘫“秋老虎”这段时间,还有一个最高发的疾病——面瘫!早晚天气变凉,风寒之邪侵犯面部,出现面部神经炎,即面瘫病症。秋风又被称为“邪风”“贼风”,这一时间段如果过度吹风,常常会导致面部神经麻痹,严重时嘴歪眼斜。建议在“秋老虎”这段时间,一定要少吹凉风,让身体自然降温。
6秋痱子——比热痱子更难治进入“秋老虎”,虽然早晚天气不那么热了,但不少人身上起了小疙瘩,额头、大腿上长了小疙瘩——这就是“秋痱子”。秋痱子比夏天的热痱子更难治。秋痱子和湿疹很像,不如夏天的热痱子容易好。俗话说“春捂秋冻”,这段时间要适当地冻一冻,才能不生“杂病”。
7肠炎——不注意很遭罪“秋老虎”这段时间,人体消化功能变弱,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下降;同时,闷热的天气适宜细菌的繁殖,因而腹泻、肠炎成为“秋老虎”最常见的消化道系统疾病。
8红眼病——一人感染全家遭殃红眼病又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秋老虎”时节最容易导致的眼部疾病。一人感染红眼病全家遭殃。“红眼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如果家中有人感染红眼病,那共用毛巾、手帕、脸盆、水等都会导致家人感染。甚至与红眼病人握手后再揉擦眼睛都会被传染。
9溃疡——立秋一过满嘴溃疡最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一个非常痛苦的问题——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立秋过后,“秋老虎”时期最容易出现的。
这是因为人体已经习惯了夏季的气候特点,突然从闷热改到凉爽,身体需要一段适应过程,这期间,体内的阴阳平衡被打乱,体内蓄积过多的热需要向外排,不能及时排放,就会出现内热症,表现在身体上就是反复口腔溃疡。
10扁桃腺炎——疼痛得无法吞咽季节交替,人体免疫能力变差,因此“秋老虎”这段时间扁桃腺最容易受细菌、病毒感染而引起扁桃腺炎。扁桃腺炎常伴有高烧、头痛、咽喉痛等。还可能因疼痛而无法吞咽。
宁波的小伙伴们
请一定要保重身体
注意防暑防晒,多喝水!!
来源宁波晚报记者石承承综合海峡导报中央气象台中国天气爱好者等
编辑乐冬妍
宁波晚报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