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气候变化不稳定,早晚温差大,是面瘫的高发季节。如果你只要风度不要温度,也可能会“吹出”面瘫!面瘫本身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但事关“面子”问题,也给患者带来了苦恼。
面瘫,也叫面神经炎,是指以面神经麻痹,颜面表情肌群出现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就是我们常说的“歪嘴巴”、“吊线风”。该病发病突然,多数患者往往是清晨洗脸、刷牙时突然发现的。
1、吹风受凉:睡觉时如果不注意保暖、酒后吹风、窗前吹风,容易引起面瘫。有调查显示,有53%患者发病前受过冷风、冷水刺激,说明面神经微循环障碍在面瘫发病过程中占了重要地位。
2、病毒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直接侵袭面神经导致面神经损伤,一般初期时耳上、耳后及面部疼痛。
3、情志因素:心情紧张、激动,工作和家庭带来的压力导致患者唉声叹气,内心充满苦恼。从而郁郁寡欢,终日生活在痛苦之中,这样就无形的使患者的精神处于倦怠萎靡状态,疾病来袭,也是理所当然了。
★面瘫主要表现有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肌肉被牵向健侧。伴漏气,存食。个别病例可以见到舌的偏斜,此时舌总是向健侧偏斜,这是由于面神经支配的茎突舌肌和腭舌肌麻痹所致。一部分病人可有病侧的前三分之二舌部味觉减退,听觉过敏,病侧乳部及外耳道或鼓膜中出现疱疹,或病侧泪液分泌减少和面部出汗障碍等,部分患者发病前伴患侧而后疼痛。
面神经麻痹如恢复不完全时,常可产生瘫痪肌的挛缩、面肌痉挛或联带运动,倒错现象。
临床上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二者最主要区别:是否伴有额纹的消失。
周围性面瘫表现为同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变浅或消失,皱眉闭眼障碍,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
中枢性面瘫表现为对侧下部面部表情肌瘫痪,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而皱额、皱眉和闭眼动作无障碍。
★根据面瘫患者体质的差异及病情的轻重,可将面瘫分为三个时期:
①急性进展期,发病1周以内,一般患者的病情会逐渐发展加重。此期可及早作针灸(尤其是火针、毫火针)治疗,是治疗面瘫的重要时段,以促进局部面神经炎性水肿的吸收,控制病情的发展。
②恢复期,发病1周至3个月以内。此期治疗以患侧局部面部为主,以促进面神经及面部瘫痪肌肉的恢复。
③后遗症期,发病3个月以上,只要面部肌肉不萎缩,还是有治愈的可能!但是治疗难度很大,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很容易留后遗症。
面瘫患者的中医治疗
治疗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早原则)
1.针灸
遵循“先正中,后两边,同时捻转,以平为期”的原则。可用一寸毫火针在面部进行针刺。注意得了医院进行治疗,切不可耽误病情。
2.拔罐
督脉穴与膀胱经背俞穴拔罐,面部拔罐。拔罐,可以激发人体阳气、调畅气机,使风寒尽出。
3.中药熏洗方
组成:荆芥防风羌活各15g蝉蜕10g丹参威灵仙各30g
适应症:适合有面肌麻木、额纹变浅或消失、泪液外流、舌僵不灵、头身冷痛、眩晕、头重如蒙、胸闷恶心、少食多寐、舌苔白腻、脉滑等症状的面瘫者使用。
4.穴位贴敷
取穴:下关、颧髎。
操作:取白附子30g冰片6g,研末和面糊做饼,敷于穴位,1日1次,连敷3天。
饮食宜忌
宜:富钙的食物:如排骨、深绿色蔬菜、海带、水果、芝麻、胡萝卜奶制品等。B族维生素:B1、B2、B12等,如番茄、香菜、黄瓜、木瓜、葡萄、柿子、杏、梨、桃、菠萝等。
忌:不宜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如辣椒、葱、大蒜、花椒、肥肉、油炸食品、年糕、糍粑等。
面瘫的预防:
①从小处做起,避免长时间吹空调、电扇;
②冷风天气,出门注意保暖;
③适当放松,坚持锻炼,避免过度疲劳;
④情绪要乐观,心态要平和。
面瘫的护理:
(1)眼部护理:面瘫导致的眼睑闭合不全,致使角膜长期外露,容易导致感染,适当滴一些具有消炎、润滑的眼药水,夜间用纱布保护,出门可带墨镜。
(2)心理护理:面瘫导致患者面容的改变,使得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的心里,应注意做好心里疏导工作,缓解紧张情绪。
(3)日常护理:面瘫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充足。
温馨提示:
医院进行操作,以防影响疗效。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以上方法均可操作,另外对儿童面瘫现在发病率极高,医院针灸康复科针对儿童面瘫独创的“飞针”治疗法,也称“小儿快针”,患儿无痛苦,治疗时间迅速,一般1~2分钟即可完成一次治疗,节省了时间,愈后效果良好,很受家长欢迎。针对3个月以上的顽固性面瘫我科采用穴位注射、放血拔罐、以及火针等治疗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针灸康复科全体工作人员助您“踢走面瘫君”。
欢迎广大患者
或
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