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贝尔面瘫检查
贝尔面瘫症状
轻微贝尔面瘫
贝尔面瘫后遗症
贝尔面瘫头晕
贝尔面瘫用药

周围性面瘫的鉴别与定位诊断

白颠的治疗 http://m.39.net/pf/a_4710692.html

患者就诊时出现口眼歪斜等表现,一定要进行相关检查,以鉴别周围性面瘫还是中枢性面瘫,避免误诊;明确神经损伤部位,评估预后,指导临床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

第一步,鉴别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

可初步通过观察对比面部相关部位(额纹、眼裂、鼻唇沟、口角等)的表现来进行鉴别:

中枢性面瘫

(病灶对侧下面部表情肌瘫痪)

周围性面瘫

(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

额纹

双侧额纹对称,

皱眉肌皱额正常

病灶侧额纹变浅或消失,

不能皱眉肌皱额

眼裂

双侧眼裂正常,

闭眼正常

病灶侧眼裂变大,

bell征

鼻唇沟病灶对侧鼻唇沟变浅病灶侧鼻唇沟变浅口角病灶对侧口角下垂

病灶侧口角下垂并向健侧,鼓腮漏气,不能吹口哨,食物易残存与颊部与齿龈之间

中枢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

面瘫

程度

症状

表现

病灶对侧下面部表情肌瘫痪(鼻唇沟变浅和口角下垂),额支无损伤(两侧中枢支配→皱额、皱眉、闭眼等动作无障碍)

面部表情肌瘫痪使表情动作丧失

恢复

速度

较快较慢

常见

病因

脑血管疾病及脑部肿瘤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可通过相应体格或影像学检查,以初步鉴别中枢性或周围性面瘫:

①言语、吐字是否清晰?

②伸舌是否居中?

③四肢肌力是否正常?

④步态是否正常?

⑤指鼻试验是否能完成?

⑥皱额、皱眉、闭眼功能是否正常?

⑦可进一步完善影像学证据以明确诊断

第二步进行诊断与定位周围性面瘫的相关检查:(1)运动:

观察有无口角歪斜、额纹及鼻唇沟变浅和眼裂增宽。

让患者做鼓腮、吹哨、示齿、闭眼、皱眉、皱额等动作,左右对比,观察有无相应的面肌瘫痪。

疑有轻度面肌瘫痪时可在患者闭眼及鼓腮时给予阻力进一步验证。

(2)味觉:

检查者用酸、甜、咸、苦四种试剂(可用白醋、糖水、盐水等)依次检查舌前2/3味觉。

检查前应交代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令患者伸舌,每次用棉签蘸少许试剂分别涂在两侧舌前2/3,让其指认写在纸上的“酸、甜、咸、苦、无”五字之一表示结果,也可检查者说出这五个字让患者点头表示确认,摇头表示否定,检查中患者不能缩舌或讲话。每检查完一种味觉,用清水漱口再检查下一种。

(3)听觉:需进行镫骨肌反射检测镫骨肌反射是由面神经镫骨肌支所参与的,镫骨肌反射出现问题,说明面神经病变位于发出镫骨肌平面以上,反之则下方。(有研究报道,面瘫发病4天镫骨肌反射仍然存在,预后良好;起病后4天内,镫骨肌反射消失,面瘫预后稍差)除了以上面肌运动、听觉、味觉检查外,临床也常用泪液分泌试验、神经电兴奋试验、肌电图、面神经电图等判断面神经损害的部位及程度,以评估其预后。

进一步定位诊断(颅外病变定位从高到低):

①膝状神经节以上病变:岩大神经受累时,可有泪腺分泌障碍,出现眼干、结膜炎。②膝状神经节:表现为味觉障碍+听觉过敏、乳突部疼痛,常伴外耳道的感觉减退或疼痛和疱疹,为Hunt综合征,为疱疹病毒感染。③茎乳孔以内到整个面神经管内的损伤:(a)镫骨肌支及以上:味觉障碍+听觉过敏(b)鼓索支及以上:可伴有舌前2/3的感觉障碍,伴有唾液分泌减少(c)鼓索支以下:典型的周围性面瘫症状,无味觉、听力、泪腺分泌异常等④茎乳孔及其以外面神经干的损伤(乳突部位即其面神经出管处):典型的周围性面瘫症状,但没有其他的症状(味觉、听力、泪腺分泌异常)

总之,面神经损伤的部位越低,疗效越好。

精确的诊断是良好诊疗效果的前提。即详细的体格检查、影像学及其他检查,可以避免误诊,定位神经损伤部位,明确病情轻重,同时也可用于评估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取得好的临床疗效。—END—面瘫相关文章回顾(点击蓝色字体即可跳转):①周围性面瘫的针灸诊疗(1)②面瘫概述及面神经解剖基础(2)③面神经基础解剖图解④面神经解剖及面瘫相关图集

长按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ermiantan.com/qwbemt/58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