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读书时患上中耳炎,0年久拖不治,最后竟不幸丧失了一半听觉。就在前天,王先生为自己的疏忽付出惨重代价。
王先生今年26岁,6岁那年右耳得了中耳炎,由于当时学习很紧张,医院进行系统治疗,吃了一段时间的消炎药,症状得到缓解,从那以后也就没太重视。
在随后的0年里,王先生的中耳炎经常反复发作,右耳听力也在一点一点受损,但他并没有在意,只是发病时自己买点消炎药吃,医院,王先生觉得吃点药也就没事了,身体它自己会恢复了。即使耳朵里流出黄色的脓液,他也是用棉签和纸巾将脓液擦干后,等到没怎么流了就又不管了。
一个月前王先生不幸被传染感冒了,在家里扛了一个多礼拜后感冒好了。但没想到就在上周,王先生起床后感觉右边耳朵总是有个东西堵着,声音听得不是很清楚,又有脓液从耳朵里流出,他知道这是中耳炎复发了。但这次,王先生不管吃了多少药都不见好转,耳朵里的脓液也很难止住,头也开始不舒服了。
前日,王先生感到耳鸣、恶心、头痛、头晕,右耳流脓,几乎听不到什么声音了,医院就诊。经医生检查,诊断王先生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脑膜炎,由于中耳炎的治疗耽误了0年,炎症十分严重,医生发现他的听骨和听神经受到了严重破坏,听骨已经完全烂掉,右耳不幸失聪。
其实,中耳炎是耳鼻喉科非常常见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其中包括化脓性中耳炎和非化脓性中耳炎,这里先谈谈化脓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又分为急性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程超过4周的中耳炎就会演变为慢性中耳炎了,临床上尤为常见。而急性中耳炎往往多发生于婴幼儿,小孩子由于咽鼓管的解剖结构和成人不同,导致本病儿童、婴幼儿易发。
在寒冷季节的夜晚,孩子感冒后哭闹不安或抓耳挠腮,因孩子较小往往不会自己讲出来耳痛等症状,但是频繁的自行抓耳就要引起家长的警惕了,急诊医生通过检查后很容易诊断是患了急性中耳炎,通过药物治疗孩子也会很快康复,但慢性中耳炎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很多患者以为通过简单的药物治疗可以获得根治,这其实就是中耳炎的治疗误区所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耳炎也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重视,因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仅仅长期流脓,甚至流出的脓带有臭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交活动。慢性中耳炎由于病程较长,往往是数年或数十年,病变可能已经侵犯到骨质,有的还伴有胆脂瘤形成,所以要通过耳显微外科的手术处理才有希望彻底解决问题。
手术的目的在于彻底清除病灶,获得一个“干耳”(而非长期流脓的耳朵);另外还可以预防一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比如面瘫、脑膜炎甚至脑脓肿(由于抗生素的大量应用,该种并发症比较少见)等。
中耳炎并发面瘫的并不罕见,每年都会遇到多例这种病例,甚至于近八十岁的老人也会发生这种并发症;最后一个目的就是期望通过手术恢复或者部分恢复受损的听力。
也许有人要问手术安全吗?其实,这种医院是非常安全的,因为耳显微外科大夫大都经过严格的训练。通过药物治疗仅起到暂时缓解病情的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谓治标不治本。
王先生正在接受脑膜炎的治疗,等脑膜炎得到控制后,医生将会为他进行乳突根治和相关治疗,最后将为他植入人工耳蜗,以帮助恢复听力。
就好比我们的王先生,年少时耳朵出现一些病症就应该医院进行就诊,病情这是不能拖得,需要大家早发现早治疗。放轻松,用积极的生活态度应对,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远离中耳炎,从现在开始做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