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凭借着一张没有表情的面瘫脸,征服了一众少女的心……”
这种小说、偶像剧里的浪漫桥段,
若出现在生活中,
特别是在医生的眼里:
这位男主,你可能得了“周围性面瘫”!
什么是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表现为口眼歪斜,鼻唇沟变浅,抬眉、闭眼、鼓腮、努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古代医籍中称之为“口喎”“口噼”“吊线风”“歪嘴风”等。任何年龄都可发生,多见于成年人,无明显季节性。该病相当于西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引起周围性面瘫的病因
1
感染
局部感染、流行性感冒、腮腺炎、脑膜炎等都可引起面瘫。
2
特发性面瘫
特发性面瘫的病因为耳后受凉、面部受风、疲劳引起。
3
医源性
扁桃体切除手术、牙科治疗、乳突手术、腮腺手术等都是造成面瘫的原因。
4
创伤性
面瘫在创伤性原因中最常见的是面部外伤、颞骨骨折。
5
中毒
常见的有一氧化碳和酒精中毒。
6
神经源性
造成面瘫的原因是由于颅内非创伤性神经源性、脑血管病引起。
如何治疗周围性面瘫?从中医来讲,面瘫的病位在经筋,是经络系统中的外属部分,病因多为正气亏虚后感受风寒、风热或疫毒之邪,邪气侵袭面部的脉络,导致面部经脉气血失和、经筋失养而致口眼歪斜。
治疗上,西医治疗主要以口服及注射药物为主,如营养神经、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等治疗;中医治疗一般采用针灸、口服中药、理疗、闪罐等综合疗法。针灸治疗面瘫具有操作简单、无副作用、疗效显著,且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
针灸治疗面瘫,分期治疗原则很重要。面瘫基本可分为三期: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根据不同的分期,确定不同的治疗原则。面瘫的治疗应当及时尽早,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1
急性期
急性期是指患者发病在1周-2周左右,此时疾病处于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患者从最初开始的轻微的后颈部、乳突区疼痛、眼睑闭合欠利,发展到完全的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中医认为此期外感风寒兼夹他邪客于少阳、阳明两经的经筋,以风邪为主兼夹他邪引起经气阻滞,位于经络系统的表层,有表证的特点,治以疏风散邪为主,针刺以巨刺、浅刺、少刺为主,多以阳明和少阳经取穴。可配合中药、拔罐、耳尖放血、艾灸、理疗等治疗。
西医认为急性期面神经处于水肿炎性期,不主张此刻针灸。针灸是建立在中医经络辨证的基础上进行施治的,早期正气未衰,邪气未入里,此时多以驱邪为主,加以扶助正气,标本兼治。
2
恢复期
恢复期是指过了急性期之后的2周-8周左右的时间。
此期属热郁阳明期,阳明经多气多血,主肌肉,循行于面部,面瘫属于痿证,治痿独取阳明,手足阳明经筋皆布于面部。治以清阳明郁热,疏通少阳,循经取穴为主,取穴可多。
恢复期超过2个月的患者,属于比较严重的病情,如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会有一些后遗症出现,比如面肌痉挛,或是歪斜的部位转向患侧,即倒错现象,所以要尽早及时治疗。
3
后遗症期
后遗症期一般多见于超过2个月还未恢复正常面部表情肌肉功能的患者。
中医认为久病其气必虚,营卫失和,虚中夹实,筋惕肉膶,倒错痉挛,局部干涩拘紧,表情肌萎缩塌陷。治以调和营卫、养血柔筋,浅刺多针(毛刺),促进气血运行,营养面部肌肤。也可以谬刺,即对侧治疗,使病人的局部得到舒缓,再配合中药、艾灸,帮助患者以免留下更大的后遗症。
我院针灸科竭诚为您服务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给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一般的面瘫病人对疾病都有恐惧心理,特别是年轻人。为患者解释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发病过程,使患者认识到此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同时,针灸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鼓励患者坚持治疗,积极配合。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需特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