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面瘫是以一侧面部肌肉麻痹,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中医称“吊线风”,“小中风”。西医称周围性面瘫。
二、中医辨证分型
1、风寒表证:多有面部吹风受凉史(如迎风睡眠,夏天风扇面部吹风过久等),突然出现口眼歪斜,面部表情瘫痪,眼脸闭合不全,口角偏歪,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2、风热型:突然出现口眼歪斜,流泪耳背后疼痛、咽痛、口干、口苦、苔薄黄、脉浮数。多继发于感冒发热中耳炎、牙龈肿痛之后,伴耳后疼痛,还有部分患者可见耳沟内有水泡(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
1、发病突然,常于夜间发病。
2、患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
3、食物停留于患侧齿颊间。
4、患侧耳后、耳下、面部疼痛,舌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
5、流泪、流涎。
(二)体征
1、额纹变浅消失;2、眼睛闭合不良全眼裂变大;
3、鼻唇沟变浅或消失;4、人中沟歪、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5、蹙额、皱眉、吹口哨、鼓颊困难。
四、分期论治
1、急性期:发病1~2周,病情有可能进展,症状可能加重,尤其在发病3天内的患者,病情不稳定。主要表现:面神经炎性病变,面部疼痛、耳背后乳突处疼痛,流眼泪等。
治法:祛风通络,疏调经筋。
1)针刺疗法:针刺风池穴、泻法,让眼球或面部觉得发热感,留针不加电。常用穴位:印堂、迎香、下关,太阳,颊车,人中、承将,地仓等穴,选取4~5穴,不透刺,不加电,留针25~30分钟。
2)放血疗法:
1、耳尖放血:急性患者、风热型患者常常用耳尖放血。
2、刺络放血:选穴多数为大椎、心俞、胆俞刺络放血。
2、恢复期:时间为2周~3个月,病情相对平稳,治疗恢复的最佳时机。以针刺患侧穴位为主,配四肢远端穴位。
1)透穴治疗:地仓透颊车,攒竹透鱼腰,四白透阳白,选取1~2组透穴,交替使用,加电针。
2)温针灸治疗:取患侧下关、翳风穴(交替使用),通过局部温针灸治疗,以温经散寒,温阳通络。
3)梅花针疗法:用双头梅花针叩刺眼周,面部穴位,广泛刺激面部神经,以促进其恢复。通过叩刺眼眶,促使其闭眼。面部麻木、麻痹患者要重叩,促使神经恢复。
4)拔罐疗法:面部涂擦跌打万花油或精油,先在面部闪罐,闪罐到玻璃火罐觉微热时接着走罐治疗。
5)灸法:悬灸面部穴位,后枕部穴位,风池、天柱、翳风穴等。
精灸:地仓、夹车、阳白、四白、太阳、听会、牵正,风池、天柱、翳风,大椎、百劳、肺俞、胃俞等穴。
6)面部表情肌的运动功能训练
抬眉训练:主要训练枕肌额腹。
闭眼训练:主要训练眼轮匝肌,疾病早期训练闭眼时可嘱患者双眼同时闭合,如不能闭合眼睑时可轻轻刺激眼周,当患侧有闭眼运动时只做患侧的闭眼运动。
耸鼻训练:主要训练提上唇肌、压鼻肌。
示齿训练:主要训练颧大肌、颧小肌、提口角肌,笑肌等。
鼓腮训练:训练口轮匝肌及颊肌。
3、后遗症期1)久病必虚:温针灸下关穴、气海、足三里等穴治疗;
2)久病必郁:治白癜风的药方北京中科白瘕风是几级医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