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助理医师一单元答案
1. A
2. B解析:糖酵解中,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分别催化3个不可逆反应,是三个关键酶。
3.E4.D
5. B解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起始是把带有甲硫氨酸的起始tRNA连同mRNA结合到核蛋白体上,生成翻译起始复合物。
6. C有机农药能特异的与胆碱酯酶活性中心丝氨酸残基的羟基结合,使酶失活。乙酰胆碱的积蓄造成迷走神经兴奋而呈现毒性状态。
7. E解析:氧化呼吸链主要有两条:NADH氧化呼吸链和琥珀酸氧化呼吸链,其中NADH氧化呼吸链生成3分子ATP,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生成2分子ATP。
8.C9.A
10. B基因表达是基因转录及翻译的过程,及生物具有生物学功能产物的过程。其意义使个体适应环境。
11. C癌基因是指在体外引起细胞转化,在体内诱发肿瘤的基因。正常情况下,处于静止或低表达状态。对于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有重要的作用。分为病毒癌基因和细胞癌基因。肿瘤的发生与癌基因的激活或过量表达有关,同时还与抑癌基因的丢失或失活有关。
12.E13.C
14. A青少年牙周炎好发于青少年女性,常上前牙扇形移位
15. B
16. C有无附着丧失是判断牙周炎的标准。
17.C18.E
19. B充填体悬突形成物理刺激,同时容易聚集菌斑形成牙齿,进而导致牙周炎的发生。
20.A21.D
22. D1前牙正中咬合时有早接触,非正中咬合时无早接触,应调磨的部位为,上前牙的舌窝,后牙磨改与牙尖相对应的合窝。2正中合协调,非正中合不协调,磨改上前牙的舌斜面,磨牙磨改上颌磨牙颊尖的合斜面和下颌磨牙舌尖的合斜面。3正中合、非正中合均不协调,应磨改早接触的牙尖或下颌前牙切缘。
23. E
24. D解析:龈下刮治中,匙形器从进入牙周袋到操作完成,需及时改变工作端与根面相交的角度,以减少创伤,1入袋时匙形器工作端与根面平行,交角为0°,2进入袋后,即增加角度至45°,以探查根面牙石,3探刮牙石根方后,即与根面相交成80°角做刮治动作。
25. E牙周病最基本的治疗为清除菌斑和牙石等刺激物,治疗以消除局部病因为主,二期应根据不同牙周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26. A可引起牙龈增生的药物有硝苯吡啶(心痛定)、苯妥英钠(大仑丁)、环保菌素。故选A。
27. A牙周探诊的最佳力量是20~25g,牙周探诊的主要内容龈下牙石、牙周袋的形态、附着水平
28. A与急性坏死性龈炎关系最密切的细菌为梭形杆菌与螺旋体
29.B30.C31.B32.A
33. B冬眠合剂是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
34. C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有抗炎,镇痛,解热,抑制抑制血小板聚集。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最多见;加重出血倾向;水杨酸反应;瑞夷综合症等。
35. D新斯的明兴奋骨骼肌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胆碱酯酶,直接激动骨骼肌运动,终板上的N2受体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ACh
36. E
37. A解析: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回忆和遗忘。
38. C性格是指每个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相应的行为模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能够反映出每个人的本质属性。性格包含以下特征:对现实的态度、情绪、意志和理智。
39. D
40. C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是1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如胃溃疡,动脉硬化和糖尿病。2疾病的发生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因素,如情绪障碍、生活事件;A型行为和心理紧张;3排除神经症、精神病和心因性精神障碍4用单纯的生物医学治疗收效甚微。
41. A道德是医学的本质特征,也是医疗卫生的工作目的。
42. B
43. C医德评价方式包括内心信念,传统习俗和社会舆论。
44. B
45. C解析: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①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疾病涮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②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③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④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⑤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⑥获取上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⑦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46. C(一)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二)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这四种传染病虽被纳入乙类,但可直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三)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年5月2日,卫生部已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在24小时内进行报告。
47. C解析:血站必须免费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一般采集毫升,最多不超过毫升,两次间隔不少于6个月。
48.E49.C50.C51.C52.C53.A
54. C上颌骨有一体四突:上颌骨体和额突、颧突、牙槽突和腭突。上颌骨有三队支柱结构:尖牙支柱,颧突支柱,翼突支柱。
55.D56.B
57. B轴面突度与咀嚼效率无关
58. C
59. E与海绵窦相交通的有眼上静脉、卵圆孔和破裂孔导管。
60. D
61. C深溃疡病变波及粘膜下层,痊愈后遗留瘢痕,如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
62.C63.E
64. D牙源性角化囊肿的发生多为下颌单发
65. C含牙囊肿最多见于下颌第三磨牙,复层鳞状上皮衬里
66.B67.C
68. C成釉细胞瘤和多形性腺瘤均为临界瘤,其生物学特点为良性、有浸润
69.D70.D71.D72.B73.D
74. B基层下疱在基底层之下,基底细胞变性,使上皮全层与固有层分离。见于粘膜良性类天疱疮、多星渗出性红斑。棘层内疱见于天疱疮,病毒性水疱。
75.E76.D77.B78.B
79. C釉柱的直径平均为4~6μm。电镜下,釉质晶体在釉柱头部互相平行排列。
80. C
81. D牙根部牙本质小管的分支数目比冠部者多。
82. B牙髓的神经大多数是有无髓神经,传导痛觉;少数为无髓神经,系交感神经,可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
83. A
84. B舌的发育始于胚胎第3周,牙板的发生始于胚胎第6周。
85. C
86. C
87. E.测定咀嚼效率有几种方法有重量法、吸光度法、比色法、依咀嚼面积的大小测定
88. C与牙齿磨耗的程度有关的有:食物的性质、牙体组织的结构、咀嚼习惯、合力的强弱。磨耗多发生在牙冠的切缘、合面和邻面
89. A唾液的性质比重较水大、pH值范围在6.0~7.9、渗透压随分泌率变化。唾液对食物的分解是通过淀粉酶
90. C眶下孔向后上外通入眶下管
91. E翼腭管向上通翼腭窝。
92. D颧突支柱起于上颌第一磨牙牙槽突,经颧牙槽嵴、颧弓至颧骨
93. C
94. A样本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目的是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95. E样本标准误是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差,它是抽样误差的估计值,其大小说明了样本间变异程度的大小及准确性的高低。
96. B1单纯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是其他抽样方法的基础。2系统抽样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机械的每隔一定数量的单位抽取一个单位,又称间隔抽样或机械抽样。3分层抽样是先将研究对象按照主要特征(年龄、性别、职业)分为几层,然后在各层中进行随机抽样,组成调查样本。4整群抽样:可抽到的不是个体,而是由个体组成的集体。
97. B我国最常见的食物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其中又以沙门菌属引起最多
98. C与工作有关的疾病:某些不良因素造成职业人群常见病发病率增高,潜伏的疾病发作或现患疾病的病情加重,是一组与职业有关的非特异性疾病,统称工作有关疾病。其特点是:与职业有害因素有关,但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职业有害因素存在的作用在于促使潜伏疾病暴露或现有疾病的病情加重。调离该职业,可使疾病缓解或停止发展
99. B青霉素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为治疗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和杆菌、革兰阴性球菌及螺旋体所致感染的首选药。
. C
. D
. C解析:纤维性龈瘤牙龈上皮增厚,上皮钉突增长深入结缔组织内,结缔组织体积增大,充满粗大的胶原纤维和大量成纤维细胞,血管相对较少,炎症不明显。血管性龈瘤颇似血管瘤,血管间的纤维组织可有水肿及粘液性变。妊娠性龈瘤表现为非特异性的、多血管的、大量炎细胞浸润。肉芽肿性龈瘤主要是肉芽组织,其中含有较多的炎性细胞及毛细血管,纤维组织较少,血管壁为单层内皮细胞所构成。巨细胞性龈瘤目前已将其列入周围性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中。
. A皮样囊肿穿刺检查可抽出白色豆腐渣样分泌物,有时大量标本可见毛发,在镜下可见有脱落的上皮细胞、毛囊和皮脂腺等结构,囊壁中无皮肤附件者,则为表皮样囊肿。蛤蟆肿穿刺物为粘稠而略带黄色,蛋清样唾液。故选A
. D解析:考点为白斑的临床表现。从白色斑块来看首先排除E,白色角化病病损附近有机械摩擦刺激物,本题题干中未提及,排除A。颗粒状白斑发生在充血发红的粘膜上,本题未提及,可排除C。选项B均质型白斑无表面小结节,不符合本题描述,排除。
. E
. D解析: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某个医疗行为是否为医疗事故,关键看两个方面1该医疗行为是否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2是否为过失。3是否造成了患者的人身损害。以上三点不可缺一。该医生行为不是在医疗活动中造成的,不属于医疗事故。而本题中医生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是应该提倡的。
. A病死率的概念是表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病死率主要用于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可用来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
. D
. D
. C该患者的临床表现提示患者有恐惧心理,首先系统脱敏心理治疗。
. B体现尊重病人知情选择权。
.B.A.C.C
. C糖异生时肝脏维持血糖浓度恒定的主要方式。
.C.C.C.A.D.B.A
. B
. E解析:白斑主要表现为上皮异常增生,有过度正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口腔扁平苔藓:基底细胞层液化变性,基底细胞排列紊乱,基底膜界限不清;牙源性角化囊肿:基底细胞界限清楚,常由柱状细胞组成,胞核着色深,呈栅栏状排列;含牙囊肿: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内衬复层鳞状上皮;天疱疮:由棘层松解和上皮内疱形成。
. B
. D处方由调剂处方药品的医疗机构妥善保存。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期限为1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2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3年。
.C.C.A.C.A.E.B
. A解析:下颌第二如磨牙的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和远中尖的大小基本相等;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尖三角嵴与近中舌尖三角嵴在咬合面中央相连,形成斜嵴,斜嵴为上颌第一磨牙的解剖特征;上颌尖牙唇面似五边形
.D.A.C.A.C.D.D.A
.D.A.B.C.C.C.C
口腔助理医师二单元
1. C龋均和龋面均反映受检人群龋病严重程度的指数
2. A急性牙髓炎疼痛四大特点:自发痛阵发性、温度刺激疼痛、夜间痛、疼痛不能自主定位。
3. A切牙乳突的位置相当较恒定,故可做排牙的参考标志。
4. C合金种类的种类与全冠的使用时间等有关,与固位无关。
5. D采用近中合支托时,支点位置前移,使基牙上的卡环臂与游离端位于同侧,合力作用下卡环臂与基托同时下沉、卡环与基牙脱离接触,基牙少受扭力作用。
6. C
7. B
8. B“危险三角”感染时沿无瓣膜面前静脉逆行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9. E
10. D颌骨骨折临床上最具特征的症状是咬合错乱
11. C龋病流行的人群分布因素还包括年龄,性别,城乡,民族。
12. B
13. B
14. D因舌体具有丰富的淋巴管和血液循环,促使发生早期颈淋巴结转移。
15.A16.B17.C18.E19.E20.B
21. E修复体制作质量高,表面光洁时不利于菌斑的滞留
22. A上颌结节麻醉时,上颌合平面与地面成45°,与长轴成40°,沿骨面向上后内推进约2.0cm
23. D增加基托强度是增加基托的厚度或寄托内增加钢丝。
24. C
25. C腮腺区手术需加压包扎,以防止产生腺瘘。
26. E
27. C牙尖和切缘的生理外形不利于菌斑的滞留,不利于发生龋齿。
28. B
29. A贝尔面瘫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病损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是否及时得当。
30. C
31. D缓冲区是该部位覆盖很薄的粘膜,不能承受咀嚼压力。
32. A
33. C
34. C
35. E各个基牙在受力时,因位置,修复体的设计等因素使其受力各不相同。
36. A白色念珠菌的致病形式为假菌丝,口腔念珠菌病口腔局部治疗宜选用弱碱性液体含漱剂
37. A
38. E单纯疱疹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的。
39. D
40. E颗粒型白斑发生在发红的粘膜上,白斑有时伴白色念珠菌感染,口底和舌腹部的白斑常为皱褶状,颗粒型白斑有可能恶变。
41. E
42. E
43. E牙周病的始动因素是牙菌斑,全身疾病只能加剧牙周病的发展,不能引起。
44. B诊断牙龈有无炎症的重要指标是探诊后出血
45. B
46. B
47. A义齿就位的标志:1卡环、支托落实到位。2基托组织面与粘膜贴合3义齿无翘动现象
48. C上颌牙列中牙周膜面积最大的是第一磨牙
49. B
50. C基牙的观测线是牙冠轴面最突点的连线,随观测方向改变而改变。具有三型观测线的基牙近缺隙侧倒凹区大,远离缺隙侧倒凹区也大
51. C间接固位体不具备防止义齿弹跳,大连接体具备作用连接局部义齿各部分,支持和稳定作用,传导和分散力,增加义齿强度
52. D前后有缺隙的孤立后牙适用对半卡环,回力卡环常用于后牙游离端缺失,基牙为前磨牙或磨牙。
53. D双端固定桥:半固定桥:缺隙两端各有一基牙,且两侧均为不动连接体的固定桥。缺隙两端各有一基牙,一侧为可动连接体、一侧为不动连接体的固定桥称为
54. C
55. B
56. C后腭杆的宽度约5mm,厚度约1.5mm,后腭杆位于上颌硬区之后,颤动线之前
57. A
58. E
59. C粘膜支持式义齿所承受的力通过基托传导到粘膜和牙槽骨上混合支持式义齿是由粘膜和基牙支持
60.D61.B62.E63.A64.C65.C
66. D管充填材料的性能要求不刺激根尖周组织体积不收缩X线阻射操作简便易取出。
67. C
68. E重度釉质发育不全釉质变薄,或牙面有实质缺损,甚至无釉质覆盖,牙面呈棕色或棕褐色。镜下可见釉柱鞘增宽,釉柱横纹和生长线明显,釉丛釉梭增多。
69. C活髓切断的适应证外伤冠折露髓、意外露髓、年轻恒牙局部性牙髓炎。
70. C盖髓术原理是盖髓剂盖在近髓牙本质或暴露牙髓的创面上,消除感染,达到保护活髓的目的,恢复牙髓功能的治疗方法。盖髓剂中,目前公认效果较好的氢氧化钙制剂。氢氧化钙制剂的pH值为9~12。
71. D
72. D
73. DART清洁窝洞处理剂是10%弱聚丙烯酸
74. C氟只能抑制致龋菌的生长。延伸:尿氟水平被看作监测氟摄入量的最佳指标之一
75. C
76. A
77. B成人多见于下颌骨,而婴幼儿多见于上颌骨。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感染途径中牙源性感染所占比例约为90%
78. D翼外肌附着于髁状突颈部,牵引断端向前内移位
79. D
80. D钝性分离创伤大,锐性分离创伤小。
81. D
82. E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是卡马西平。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理表现是脱髓鞘改变
83. E
84. C
85. E全身大手术造成唾液流量减少导致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发生。
86. A
87. A成釉细胞瘤穿刺液为黄褐色液体,可与颌骨囊肿多为淡黄色相区别
88. B
89. C复位上颌骨块,利用压舌板等物作颅上颌固定是为了保持呼吸道的畅通,防止窒息。
90.C91.D92.C93.E
94. B晕厥是口腔局麻中最常见的并发症。
95. B
96. D单侧前脱位时,下颌微向前伸,颏部中线偏向健侧。双侧脱位时病员出现下颌运动异常,呈开口状态而不能闭合。语言不清,唾液外流,咀嚼、吞咽困难。下颌前伸、额部下移,面形相应变长。触诊时耳屏前可扪到凹陷区。
97.E98.B99.A.D.D.C.D.C
. B解析:补偿曲线曲度过小,患者作前伸运动时,前牙接触后牙不接触,造成前伸不平衡,义齿后缘翘动。
. C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体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可产生继发龋。本题考虑嵌体的密合度,以及腐质是否去净,有没有微渗漏。
. C在支点的平衡端放置间接固位体,如支托,或延长基托,可减少义齿的翘动。
.D.B.D.B.D.E.C.A.B.C
.E.D
.C.B.E.E.D.D.D.A.C.B
.D.B
.E.C.D.A
. D对于牙髓病变,采用温度测验判断病变牙的位置。根据疼痛性质:放射疼痛,疼痛不能定位,温度刺激判定为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应开髓处理,使髓腔内压力降低
.E.A.A.D.B.E
. A临床表现看:龈瓣肿胀,有脓液产生,张口受限诊断为冠周炎。
.C.B.D.B.A.B
. A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