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也称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面部疾病,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面神经麻痹引起面部的肌肉瘫痪,给患者生活和工作都带来极大不便,承受着身心巨大的压力。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一般分为中枢性与周围性两大类。
1.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属脑血管病、脑出血、偏瘫之类的病。脑血管病获得控制或好转以后能自我恢复,可取人中,内关,通里、照海,以通脑络。
2.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医生常见的属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即贝尔氏面瘫,大约占95%以上,主要采用针灸治疗,以局部透穴为主,对顽固性病历采用穴位注射或者定点介入,较顽固病历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止术配合针灸中药治疗,均能去的满意疗效。
有学者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分为三期:急性期、恢复期与后遗症期。分期对于把握治病的时机、取穴、选针、手法的运用等都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急性期采用毫针配合加味牵正散疗法:
1.取穴:翳风、风池、合谷、太冲、阳白三透,地仓三透。
2.针法:先针翳风、风池穴,继针合谷,太冲。
3.加味牵正散主方:全蝎、白僵蚕、白附子、酌情加桂枝,桑枝、天麻、黄芪、防风等。
4.释义:一般周围性面瘫患者大多在翳风、风池有压痛,毫针刺以泻法,以引邪外出;继则针对侧合谷,配同侧太冲以泻法。《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有“穴法相应三十七穴”中:风池应合谷,翳风应合谷。故先取翳风、风池,后针合谷,则加强了祛除头面部风邪的力量。“太冲泻口喎于立正”,与合谷相配,则气血双调、升降相因,通经活络之力大增。
5.对顽固性病历半年至一年以上的患者,我们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配合颈乳孔定点介入治疗效果满意。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