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长生疫苗事件”后,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相比于疫苗的有效性,疫苗的安全性更为重要。
如果一种疫苗无效,那么它只相当于安慰剂,最多只会造成接种者以为自身具有了免疫力,带来心理上的安慰,而不会造成身体上实质性的伤害;而如果一种疫苗有效性不高,那么,其产生抗体的几率也会降低,即接种成功率降低了,但接种者还是有可能获得免疫力且自身不会受到伤害;但如果一种疫苗无论有效性高低,但本身存在安全隐患,无论是由于设计阶段的失误导致的,还是在存储和运输过程造成的,都将对接种者构成生命威胁。
美国辉瑞公司的mRNA新冠疫苗已经在多个国家获批上市,由美国辉瑞与德国BioNTech联合研制,可以算是各国研发的疫苗中的“种子选手”了,特别是在牛津-阿斯利康联合研制的疫苗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后,欧美官方都对此种疫苗寄予厚望。据辉瑞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其疫苗有效率高达95%,远高于预期的60%。辉瑞和BioNTech称其为人类科学史上伟大的一天、这是一个里程碑。
随着辉瑞疫苗相关数据披露,其缺陷也在显现。
首先,辉瑞研发的新冠疫苗为mRNA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这也是mRNA疫苗首次被批准应用于传染病的防治。由此种技术生产的疫苗才开始在人体进行实验,存在很多的未知数,只有通过更多的人体实验和更长的临床期才能观察得出答案。
但问题就在此处:由于疫情的压力,全世界都在期盼疫苗早点到来,所有疫苗研发团队都在加速疫苗的研发和临床测试过程,这就导致了疫苗人体实验的时间大大缩短,很多副作用不一定会立即显现,特别是对于应用新技术的疫苗来说,经验积累和数据积累都不足,这就为疫苗安全性埋下了祸根。
其次,辉瑞此款疫苗的存储条件极为苛刻,需要被存储在-70℃的超低温、密封、被干冰包裹的保温箱环境中,期间还需要多次续加干冰。疫苗在特制“保温箱”里的保质期为15天,在普通冰箱中,疫苗的保质期仅为5天。由于要求太高,会增加运输环节的成本,出现疏漏的风险增加。一旦由于保存环境出现急剧变化,会导致疫苗有效期大大缩短,如果超过了有效期,将导致接种失败。
最后,辉瑞研发的mRNA疫苗,在临床测试中,就出现过严重的副作用。据英媒报道,两名有严重过敏史的人员接种此疫苗后,很快出现了类似过敏反应的症状。FDA也披露,4名接种这款疫苗的志愿者出现了贝尔氏麻痹症,即面瘫。
然而,FDA认定,临床出现的贝尔氏麻痹症不属于“严重不良事件”,不影响其安全性判定,FDA也不认为这些贝尔面瘫病例与疫苗相关。在此次事件中,一向严谨的FDA,却没有对原因进行深究,特别是对于一种以前从未批准过上市的新型疫苗,任何小问题都不应该被忽视。
国药集团的灭活疫苗相比较之下,中国研发的新冠疫苗在9日迎来好消息:阿联酋卫生和预防部宣布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该国进行注册。该疫苗在三期临床试验中有效率为86%,而且相关研究未发现疫苗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这款疫苗在今年9月就已经在阿联酋获得紧急使用授权,显示了此款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