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比亚当地时间21日上午8时30分,位于纳米比亚首都温医院中医门诊部前已经排起了长龙,候诊队伍从前台一直排到长廊外。
据护士姚丹描述,从6月开始,这种情况就一直持续。
医院中医门诊部的中国医护人员说,上个月底,纳米比亚前卫生部长伯纳德·豪菲库来看病,恰巧遇到当地太阳报记者在采访,这篇偶得的采访见诸报端后,引起民众强烈反响。
中国援纳第15批医疗队队长李邦伟说,以前中医门诊的接诊量在每天40人次左右,现在有了名人效应,不少民众都想来试试中医疗法,最近几天每天上午的接诊量都超过70人次,最多的一天79人次。
6月21日,纳米比亚首都医院中医诊疗室,一名叫萨洛莫的面瘫患者第五次前来看病。
当问及他为何选择中医时,他说,在此之前,医院,但都成效不大。
在接受4次中医针灸治疗后,他因面瘫僵硬得无法动弹的脸终于可以露出笑容,说话也比以前清楚多了。
“中医改变了我的生活,我非常感谢中国医生。”
在诊所里,因先前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而转看中医的患者不在少数。
医院工作的护士瓦莱里·道塞斯因手部受伤后持续疼痛的问题也前来求诊。
医院里其他同事介绍而来,经过几次治疗后,疼痛感明显减轻,不再影响她正常工作了。
目前,纳米比亚首都医院中医诊疗室外,排满了前来接受治疗的患者。其中还有纳米比亚国家足球队队员、德裔乒乓球俱乐部成员等。
中国援纳米比亚医疗队以传统中医医疗为特色,从年派驻第一批医护人员,到如今第15批援纳医疗队,队员们薪火相传,用实际行动传递医者仁心,谱写大爱无疆。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近代以来,伴随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脚步,中医和中医药跨越山海,走进世界多国,在海外圈粉无数。
中医药走出国门,不仅可以让中医药养生理念和中国几千年的防病治病经验惠及全球,增进各国民众的健康福祉,减轻患者病痛,还能造福健康事业,助力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促进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传播中医药文化。
然而,在海外圈粉无数的中医药,在国内却面临着不少挑战与冷遇,即使是当下,仍有很多人提起中医就与落后、愚昧、封建残余挂上钩,对中医药存在严重偏见。
我国中药有几千年的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财富。
如果中医真的落后、愚昧......为什么这些海外国家会不遗余力地发展中医呢?
匈牙利为中医药立法、匈牙利塞梅尔维斯医科大学开设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匈牙利分校。
在美国纽约,针灸可以得到部分医保报销。
在瑞士苏黎世,针灸能得到大部分医保报销......
本质上来说,中医与西医都是治病救人的工具,都是在人类维护生命健康历程中创造的文明成果。
这也是帝寒金温践行“小病不出门”“中病在社区”“大病到中心”的指导方针,对任何一门科学,任何一项成果,都应以正确的科学态度来对待。
“中医热”在海外持续升温的背后,是中医药学术有效的应证。作为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保护我们中华千年流传下来的瑰宝,而不是“搞破坏”。
而帝寒金温,也将践行“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懂中医的人”,坚定不移地走在传承和复兴中医药的道路上。
以“继承中医药,健康中国人”为使命,服务好人民的健康,切实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