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相当于中医的“缠腰火丹”、“蜘蛛疮”、“蛇串疮”、“蛇盘疮”等。
中医认为本病与风、湿、热、邪有关,
多由湿热内蕴,感受毒邪,湿热毒邪互相搏结,壅滞肌肤为患处。
{
带状疱疹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临床上皮肤多呈现数个簇集疱疹群,多呈不规则带状沿周围神经分布。
一般出现在腰、胸、腹、眼、耳后等部位,
发病前有轻度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
-“带状疱疹”是怎么出现的?-大部分病人疱疹病毒后,一部分病毒会潜伏在一些脊髓后根神经节、颅脑神经节、自主神经元等处,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复制,沿着外周神经移动至皮肤,出现带状疱疹水痘(蛇缠腰)。
一小部分病毒通过逆行轴突运转方式入侵神经系统,然后没有感觉的长期潜伏存在脊髓神经元内,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会感觉到这个神经所在的区域皮肤疼痛。
{
带状疱疹
什么人会得?很厉害吗?
}
研究发现,带状疱疹发病与年龄及体质有关,年龄越大、体质虚弱者得病风险越高,一般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去年接诊的一位中老年男性患者,左胸胁部皮肤糜烂、疼痛30多天。患者10天前出现左胸肋部刺痛和小米大小的水疱,10天后疼痛部位的水疱由初起三五成簇开始蔓延成片,面积大约15×30cm。
-“带状疱疹”患者病例-患者:刘××男58岁
初诊:年10月17日
查体:患者左胸胁部及背部疼痛剧烈,溃破处皮肤糜烂,未溃破处疱液浑浊,伴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细数。
诊断:蛇串疹(带状疱疹)。
辨证:肝经湿热。
治则:清肝泻火解毒。
内服:黄芩、菊花、石决明、磁石、玄胡索、柴胡、生黄芪、清半夏、白芍、枳实、生地、丹参、米仁、红枣、丹皮...等对症配药;方15剂煎服。
二诊:年11月04日,患者经治疗后,水疱及糜烂皮肤结痂,唯疼痛未减。考虑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证属邪退而正虚,故用疏肝解郁、活血益气药物加减配伍,方15剂煎服。
三诊:年11月20日。患者左胸胁部结痂部分脱落,疼痛大减,精神与之前判若两人,依据上方加减药物15剂,巩固治疗。
医案:初期为肝经湿热导致肝郁化火病发“蛇缠腰(带状疱疹)”,治宜疏肝解郁、清肝泻热解毒;后期患者病程较长,后遗神经疼痛时间较长,证属邪退而正虚,故用益气养血,疏肝活血为法治疗,效果明显。
{
带状疱疹
治疗后会不会有后遗症?
}
“蛇缠腰”(带状疱疹)会不会有后遗症?
这个答案还真不一定啊!
带状疱疹病毒是一种具有亲神经性和亲皮肤性的病毒,主要表现是疼痛和水疱,疼痛一般有灼烧感、疼痛难忍。
潜伏在神经上的病毒发作时,有时穿衣服、睡觉时轻轻接触到布料都疼难忍,毕竟疱疹病毒长在了神经上。
我为什么说不一定呢?
因为对于身体免疫力高的人,一周或者一月经过积极治疗后不会遗留明显的后遗症,也不会复发。
而对于年纪大、免疫力低的人会遗留很长时间的神经痛,也就是在没有出现疱疹的情况下,依然会感觉到疼痛。
对于潜伏在神经内的带状疱疹病毒,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复制后还可以再次复发而发病;这也就是所说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带状疱疹
中医是如何治疗?
}
带状疱疹病毒主要是病毒属,因此治疗主要就是抗病毒治疗。
西医方面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使用抗病毒药物,比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
-中医治疗“辩证用药”-1.肝经郁热型: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至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伴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治法:清肝火解热毒疏肝理气止痛。
2.脾虚湿蕴型:皮损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疼痛略轻;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口不渴;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治法:健脾利湿。
3.气滞血瘀型:皮疹消退后,但局部疼痛不止;舌质黯,苔白,脉弦细。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
-“带状疱疹”健康拓展-1.眼带状疱疹:控制眼部最重要的是三叉神经,当带状病毒侵犯三叉神经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眼部的神经症状,比如结膜炎、脑炎等;
当带状病毒侵犯到三叉神经鼻分支时,则可能会导致鼻部出现疱疹、流鼻涕等神经性表现。
2.带状疱疹:当病毒侵犯到面神经或者听神经时,耳部会伴随出现一系列的表现:耳鸣、耳痛甚至是失聪;
在临床上有一个很有名的综合征叫做亨特氏综合征:即带状病毒同时侵犯面神经、听神经,导致面瘫、耳聋、外耳道疱疹三者同时出现。
3.内脏带状疱疹:这是一种比较特异的带状疱疹病毒,表面上往往会看不出来,因为带状病毒侵犯的是内脏神经;
当出现内脏型的带状疱疹时,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便秘等表现。
4.全身性的带状疱疹:当出现全身性的带状疱疹时,会出现比较危险的高热惊厥、毒血症等多器官衰竭的表现,严重者导致死亡。
如果你还有什么关于带状疱疹健康方面的疑问?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