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面瘫是什么呢?
“面瘫”又叫“鬼吹风”、“吊线风”,也是西医里说的“面神经炎”。常在受凉或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主要表现为患侧受累侧,闭目、皱眉、鼓腮、示齿、闭唇无力,以及口角向对侧歪斜;可伴有同侧耳后疼痛或乳突压痛。
根据面神经受损部位不同,可伴有同侧舌前2/3味觉消失、听觉过敏、泪液和唾液分泌障碍等。个别患者可出现口唇和颊部的不适感。当出现瞬目减少、迟缓、闭目不拢时,可继发同侧角膜或结膜损伤。治疗上旨在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神经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恢复神经功能。
不完全性面瘫患者1~2个月内可能恢复或痊愈,完全性面瘫患者一般需2~8个月甚至1年时间恢复,且常遗留后遗症。年轻患者预后好,老年患者伴乳突疼痛或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梗死等预后较差。该疾病具有一定自限性,但若治疗不及时往往迁延难愈且易反复,对患者身心造成影响。
2
病案分享
妈妈们该怎么办呢?
当肚子里住着一个可爱的小宝宝,很多药物就不能说用就用了,那该怎么办呢?不要担心,中医有办法,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病案:
.02.03一诊
雷**,女,26岁。
主诉:口角向右侧歪斜1周。
现病史:现怀孕4月,病起于感冒后,左耳后疼痛,偶有耳鸣,味觉无减退,不怕冷怕风,出汗不多,口干,饮水多,温水,胃纳可,大便一日一次,质可,尿可,夜尿0次,寐可,偶有梦,疲乏,下眼睑色淡边红,舌淡齿痕苔薄腻,手潮凉,脉浮软,下肢血络袜痕。
体格检查:左眼闭目不全,左侧额纹变浅,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居中
基础病机分析
表束——口角歪斜、耳后疼痛、耳鸣
表寒——手凉
中风——手潮
伤营——疲乏
太阴伤血——下肢血络
血少——眼睑淡
水饮——齿痕、苔腻、下肢袜痕
阳明里热——口干、饮水多
以表为所急所苦
该用什么方呢?
千金三黄汤合桂枝汤
麻黄8g独活6g黄芩5g黄芪3g细辛3g桂枝18g生姜18g炒甘草12g赤芍18g大枣24g秫米48g
疗效
.02.10二诊
现病史:病史如前,口角向右侧歪斜半月,现怀孕4月,左耳后疼痛消失,味觉无减退,服药后感左侧面部肌肉较前变松,左眼流泪减轻,不怕冷怕风,出汗不多,轻度口干,饮水多,温水,胃纳可,大便一日1-2次,质可,尿可,夜尿1次,寐可,梦无,疲乏改善,下眼睑色淡边鲜红,舌淡齿痕苔薄腻,手潮微凉,左寸弱,右脉软,下肢血络袜痕。前方续进7剂。
.02.17三诊
现病史:病史如前,口角向右侧歪斜20天,现基本缓解,现怀孕17周+,左眼无流泪,不怕冷怕风,出汗不多,略口干,饮水多,温水,胃纳可,大便一日1-2次,质可,尿可,夜尿1次,寐可,梦无,疲乏改善,下眼睑色半白半红,舌淡齿痕苔薄黄腻,手潮微凉,左寸弱,右脉软,下肢血络袜痕。续用前方。
体格检查:左眼能闭目,欠紧,左侧额纹对称,左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
三诊都用了解表祛邪、调和营卫的千金三黄汤合桂枝汤,每诊7贴药,可以看出,经过2周纯中药调治,患者的面瘫症状基本缓解了。
2
面瘫的日常调护
最后附上关于面瘫调护的几个小知识:
1.面瘫患者一定要注意防风保暖,出门要戴好口罩帽子,不要受风受凉。
2.可以用热毛巾热敷并按摩患侧脸颊,每天20分钟。
3.发现面瘫一定要尽快就医!治疗越早效果就越好!
声明: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