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国国民第一致死病因是什么吗?癌症?心脏病?慢阻肺?
最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梁晓峰教授团队在《柳叶刀》上发布了一篇重磅研究,通过分析年到年中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行政特区)的人们的前25位死因变化,给出了结论——
数据来源:theLancet
图据显示,年至年这27年间,其他疾病的顺位有变化,但唯一没有变化、一直居于首位的中国居民主要死因的是——脑卒中(中风)!
研究报告还指出,中国人目前5大死因主要是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痴呆症。
中风究竟是什么病?为何如此可怕能长期“霸榜”?该怎么应对?我们邀请到医院老年医学/神经内科赵佳驹医生来为大家科普。
每16秒就有一人死亡!
这几类人群最高危
中风是造成中国人寿命损失的第一大病因。据WHO数据显示——
我国每年脑卒中发生病例余万,其中约有万人死亡。也就是说,脑卒中每6.2秒就有一人发生,每16秒就有一人死亡!
据赵佳驹医生介绍,脑卒中即我们常说的中风,包括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中风(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在脑血管病变或血流障碍基础上发生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障碍,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
中风高危人群
赵佳驹医生介绍,中风的高危人群有以下特点:
年龄越大,风险越高
中风跟年龄有一定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的弹性会下降,可能出现血管硬化等,所以老年人的发病率会更高一些。
基础疾病者
伴随着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中风发病率也更高。
不良生活习惯者
中风跟不良生活习惯有极大关系:如高脂高热饮食、缺乏运动、吸烟、喝酒、精神压力大等。而其中,吸烟和饮酒是中风的两大重要诱因。
其他的还有种族、家族史等因素。
中风发病趋势年轻化
赵佳驹医生介绍,中风发病率在性别上也有差异,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虽然老年人是中风的高危人群,但不容忽视的是,中风在年轻人中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赵佳驹医生解释,对年轻人来说,长年累月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是导致“青年卒中”的主要原因。当代年轻人多压力大、熬夜、抽烟酗酒,较大的工作压力会导致脑血管痉挛,酒会造成酒精肝,吸烟也会损伤脑血管内皮,这些习惯都可能使脑血管收缩或脑动脉硬化,导致严重后果。
中风没有绝对的安全期
夏季突发中风多半是因为它
冬春季节是中风的高发季节,但这并不意味着夏季就是它的“安全季”。在空调的作用下,一冷一热很容易就出事!
赵佳驹医生分享了这样一个临床案例——
医院最近收诊了一位67岁的女性患者。患者虽然有高血压,但一直规律口服降压药、也定期做身体检查,身体状况一直维持得很好。
但最近却突发口角歪斜,到医院做完CT检查后,被诊断为突发脑梗塞。医生进一步了解后考虑病因是由于外出后,突然进入一个较为凉爽的环境中,冷热交替下,导致血压波动大,出现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引发中枢性面瘫,导致了脑梗塞。所幸梗塞较小,抢救及时……
因此,赵佳驹医生提醒——
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在气温高时应尽量减少外出并缩减外出时间,以免血压波动过大。如要外出,尽量避开太阳最烈之时,同时要注意打伞;
适当给身体补充水分。老年人对身体缺水不容易敏感,导致夏天常处于脱水状态,易引发缺血性中风。因此,在“不渴”的状态下也应适量饮水,以保证有足够的血容量;
如出现类似中风症状,医院,由专业医生鉴别究竟是中风还是低血糖、心律失常等,切不可妄自判断,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不要贪空调的“凉”。使用空调时,最好把温度调到适中,以免进出时强烈的气温变化给身体造成负担。
要预防中风,关键是做好这几点
中风怎么预防呢?赵佳驹医生支招——
控好基础疾病
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最关键的是要做好这些基础疾病的控制:
1.高血压
防治措施包括限制食盐摄入量、减少膳食中脂肪含量、适当体育运动、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建议家中长期监测血压,血压控制目标值/90mmHg以下。
2.高脂血症
对无心血管疾病史,但血总胆固醇升高或高脂血症伴有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者,应积极降脂治疗。血脂正常,但已发生心血管事件或高危的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应服用他汀类药物及改变生活方式治疗。
3.糖尿病
理想水平为空腹血糖小于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可根据情况,通过控制饮食、服用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有基础疾病者平时一定要注意复查,谨遵医嘱用药,切不可随意停药或用食物来代替药。
注意饮食与营养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高盐、高油、高脂饮食,多进食蔬菜,注意维生素、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的均衡摄入。
戒烟酒
烟酒确实是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
烟草中的有毒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血脂、血糖等指标,并进一步引起血压升高、血管炎症等,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过量饮酒亦会增加心血管疾的风险,有研究指出:即使是少量喝酒的人,与完全不喝酒的人相比,得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也更高。
多运动!不久坐!
运动能改善血脂、血压、血糖等代谢指标,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建议健康成年人(无冠心病、心律失常等)每周应至少进行3-4次运动,游泳、慢跑、骑自行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中风有征兆,早期可这样识别
这张四川中风救命地图建议立即收藏
日常中风可这样判断
只有少数人在中风前没有任何征兆,绝大多数人都有脑部瞬间缺血的表现。
关于中风的早期识别,国际上有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来辨别——“FAST法”,即脸、胳膊、语言表达和时间。
“FAST法”
脸(Face),面部表情僵硬、麻木、视觉出现障碍;
胳膊(Arm),手脚无力、肢体麻木及行走困难等;
语言(Speak),口齿不清,词不达意;
时间(Time),中风有征兆或发生后,应该第一时间拨打,将患者最短时间送到最佳的救治场所。
为了更贴近生活,方便大众记忆,赵佳驹医生还介绍了另一种更为简单的识别方法:
中风“”口诀
“1”是指看1张脸,如是否突然出现口角歪斜、流口水、面瘫不对称症状;
“2”是指查2只胳膊,如是否存在肢体麻木,平行举起存在单侧无力的情况;
“0”是指聆听语言,是否说话困难、含糊或不能语言。
如出现上述突发症状,就要警觉可能发生了脑中风,应立即拨打电话,医院。
小康妹儿邀你参加
下期《名医大讲堂》↓↓↓
赵佳驹医生提醒,中风的表现可能只发生一种,也可能同时出现几种,可以在安静的情况下起病(睡觉醒来后发现自己有上述表现),也可以是在活动、情绪激动状态下起病。
发现中风后,应注意不要搬动患者,尤其避免头部发生剧烈摇晃和震动,尽量让患者侧卧位,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有假牙者应取出,等待急救人员到来。
中风送医院
脑梗死有严格的治疗“时间窗”,从发病到接受静脉溶栓的时间为4.5小时,在该“时间窗”医院治疗溶栓,对提高血管再通,预防终身残疾至关重要!
医院条件有两个——
1.就近;
2.医院。
如果医院具备资质,最好的办法,就是医院,绝大多数具备相关条件。
四川省医院神经内科,发布了四川省版脑卒中溶栓地图,也可以称作,小康妹儿建议你立即收藏~
“四川中风救命地图”
来源:医院官微,由代枫吟绘制
如果你的家人、朋友一旦出现中风的症状,医院!
#今日互动#
看完今天的推送
你收获了哪些重要知识呢?
留言告诉我们吧~
点开视频,看陶岚教授讲解
如何正确处理伤口!
点击回顾历史文章,干货满满??
?多吃粗粮的人比医院?这7类人要小心…看看有你没!?为啥这么多人得痛风?高尿酸到底怎么吃?“最全饮食指导”照着吃就对了
?5元钱和30元的牙刷啥区别?软毛牙刷更好?6个冷知识让人意外
商务丨会务合作-
文/板栗图片来源/rf、医院官微
点亮“在看”,让更多朋友收获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